|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大陆学生留美25年兴衰史:谁真正吃到了红利?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前几天有个《为什么总是00后倒霉?》的热帖,引发了广泛讨论。


我想系统梳理一下这段历史,特别是留学生在美国就业层面的变迁轨迹。希望能帮大家看清楚:过去这些年,经历了哪些动荡、出现了哪些机会?到底谁真正吃到了时代红利?

核心观点预告:


•真正的红利期只有2011-2014年这短短4年•每一次危机后的反弹,都成就了少数"抄底"的人•2025年可能是新的历史拐点

个人经历与社区观察:25年变迁史

第一阶段:荒芜年代(1990年代末-2003年)

关键数据:

•IT泡沫破裂:纳斯达克暴跌80+%,用了16年才恢复•911后拒签率:2002年留学签证通过率极低,我亲测不足5%•H1B配额:从25万+骤降至6.5万

从我在美国期间认识的老前辈们的经历来看,这个时期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生存模式。不是谈理想和选择的时候,而是看能否活下来。

当时整个行业都在讨论为什么要在美国招人,而不是直接外包到印度。"AI = All Indian"其实在那个年代就存在了。

个人观察:Warald在美国的第一年,遇到了一些2000年高峰时期的转码人士,她们几乎都是女性,都是F2/H4等配偶身份,这些人在高峰期转码,但2003年春季毕业后,就业率为0%,没有任何人找到工作。随后,自费读CS硕士的中国人几乎为零,印度人也暴跌但仍有少数。

第二阶段:缓慢复苏(2004-2008年)

转折点识别:2004年夏天,我周围开始出现零星的成功求职案例。到2005年,包括之前在2003年全军覆没的那些F2/H4转码群体,也全都找到了工作,实现了100%就业。Warald也经历了拿到第一个offer并在一年后跳槽等过程。

这个阶段给我一个重要启示:当悲观情绪达到极点后,哪怕微小的改善,都会因为供需严重失衡而让少数人获得超额收益。

金融界有句名言:"buy when there's blood on the [Wall] street, even if the blood is your own",在留学就业市场同样适用。


说到金融,这个阶段美股靠金融行业支撑,去华尔街做quant是诸多理工科PhD的梦想;统计和生统就业好于CS,加上会计,这算是硕士生短平快就业三大专业了。从H1B数据上来看,电子工程和工业工程也不错。

第三阶段:二次打击(2008-2010年)

我们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

•2008-2009年美股跌幅:55%+,动荡持续2年•H1B使用情况:2009年全年都有名额,2010年初才用完 当时"毕业即失业"成为默认状态,回国成为几乎所有人的结局。

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崩溃,远甚于2020年疫情;金融危机带来的大裁员,规模也远胜于2022年开始的这次。


第四阶段:黄金时代(2011-2015年)

里程碑事件:

•2009年,一亩三分地成立•2010年底,地里出现两个"硕士毕业、多个offer、十万年薪"的案例•2011年,刷题文化开始兴起•2011年,一位版主读书期间被工作找上门,入职后4年拿到绿卡(EB2/3)•2013年,有同学说"谷歌疯狂招人,我想去谷歌随时可以去,为什么现在要去?"

这个时期的特征:供不应求。市场对CS人才的饥渴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如果你找不到工作,那一定是你的问题。

但警示信号也在2015年开始出现:有大厂实习经历的同学,开始在秋招中遭遇谷歌拒面。

第五阶段:逐步收紧(2016-2019年)

这个阶段,“万物转码”成为共识:

•EE就业最好的方向是转CS•即使不转码,也要去互联网公司做Data Science•CS Master New Grad薪酬涨到15-18万,Meta实习转正有人拿10w签字费,这类吸睛案例使转码成为焦点

关键节点:

•2016年:亚马逊首次因为招满而提前停招new grad•2017年:中国赴美留学新生人数达到历史峰值10万+•2017年:地里热帖讨论《2018及以后是否还应该转CS?》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0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