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奪回定價權,9天上演大逆轉(圖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牆內自媒體智谷趨勢文章:一場關乎國運資源命脈的博弈,突然吸引了全球目光。


鐵礦石定價權,中國掀桌子了。

9月底,面對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的離譜開價,以及“斷供”威脅,中國果斷出手:全面停購以美元計價的鐵礦石。


這並非一次尋常的大動作,不僅僅是簡單的商業博弈。

要知道,中國每年消耗的海運鐵礦石總量約占全球市場70%以上,去年的外采度高達86%,進口量達12.37億噸,鐵礦石需求大且高度依賴海外供應,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用美元計價和結算的。

而必和必拓,作為世界鐵礦石三巨頭之一,長期穩居中方核心供應商之列。去年向中國出口近2.4億噸鐵礦石,占比高達19.4%。

中國停購必和必拓,強硬姿態前所未有。如同一記重拳,打得澳方措手不及。連澳總理Anthony Albanese都出來喊話:“希望澳大利亞鐵礦石能暢通無阻地出口到中國”。

隨後,雙方僅僅僵持了9天,必和必拓就妥協了。



為什麼壟斷高品位鐵礦石的澳方,曾經傲慢地鼻子頂到天上,這一次卻光速繳械投降?

為什麼中國能在奪回鐵礦石定價權上,兵不血刃,拿下這場關鍵勝利?

事實上,這場戰略博弈,中國已悄悄布局二十余年。一場重塑全球資源貿易秩序的風暴正在醞釀,影響無比深遠。

這一次的談判,中國取得的重大突破,到底有多重要?

10月9日,必和必拓低頭,雙方達成協議:


自第四季度起,港口現貨鐵礦石將以人民幣到岸價結算;

長期協議則設觀察期至2026年,若屆時人民幣鐵礦石指數市場接受度達標,將正式啟動以人民幣為基准的長期定價談判。

翻譯一下就是,之前鐵礦石基本都是美元結算,這次一下子有數十億要用人民幣結算。

這是打破大宗商品貿易“美元霸權”的重要一步。

更重磅的還在後頭。2026年或將出現歷史性一幕:中國與全球最大礦商,就鐵礦石是否全面采用人民幣計價展開正式談判。


什麼意思?

要知道,過去十多年,鐵礦石貿易一直是“美元計價+普氏指數定價”,普氏指數樣本稀少、機制不透明,價格虛高成常態,導致中國鋼企年年被“割韭菜”。

普氏指數的操作,堪稱“空中定價”:每天僅向30–40家機構電話詢價,不看實際成交,只看報價意願。只要礦商報高價,指數就被抬升。

2025年6月,普氏指數104.85美元/噸,中國港口現貨實際成交價93美元/噸,溢價高達12.7%。

在普氏指數主導定價之前,中國在鐵礦石長協年度談判中其實“被割得更狠”。

長協談判,表面看起來公平,但有個潛規則,“首發-跟風”,誰先與礦企達成協議,其價格就成為行業基准。

比如,2005年,日本新日鐵與淡水河谷率先敲定71.5%漲幅,中國被迫接受;2008年,新日鐵又與巴西淡水河谷又率先達成65%漲價協議,中國再度被“綁架”。

日本企業也不是傻,他們是礦企的股東,礦賣給別國賺的錢,他們也能分紅,自然有動力抬高鐵礦石的價格。

這樣一來,從2003年到2008年,國際鐵礦石價格累計上漲337.5%。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