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比特币: "杀猪盘"头目150亿美元的比特币如何被美没收?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比特币史上最大规模的政府没收行动引发市场强烈关注。10月14日,美国司法部宣布没收“杀猪盘”头目、柬埔寨太子集团创始人陈志持有的约12.7万枚比特币。按当日市值估算,这些比特币价值约150亿美元。


美国纽约(专题)布鲁克林联邦法院公布的起诉书显示,太子控股集团(太子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志涉嫌犯有电信诈骗和洗钱罪。太子集团表面上专注于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等,但陈志暗中将太子集团发展成亚洲最大的犯罪组织之一,他涉嫌指挥太子集团在柬埔寨各地利用强迫劳动和实施加密货币投资诈骗计划(俗称杀猪盘),从美国及全球受害者手中窃取了数十亿美元。陈志目前仍在逃。

针对这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查没行动,外界对美国政府如何在陈志仍在逃的情况下查没其持有的巨额比特币颇为关注。政府的查没是否说明去中心化资产在现实中依然受制于中心化节点?


香港(专题)科技大学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唐博向澎湃新闻表示,从技术层面看,比特币等去中心化资产的底层逻辑决定了任何单一政府都无法直接“关掉”或“掌控”整个网络。其账本是通过全球节点共同维护的,点对点传输与加密机制确保了抗审查性。因此严格意义上,国家无法通过行政命令来抹除或重写区块链上的历史记录。但是,绝大多数用户与资金流动并不是发生在纯粹的链上,而是依赖交易所、托管钱包、支付网关等中心化接口。这些机构往往受本地法律和监管的约束,政府正是通过监管和司法协作切入这些“关键接口”,从而间接实现对去中心化资产的控制与影响。

“换句话说,政府不是掌控比特币本身,而是掌控用户进入与退出比特币世界的渠道。”唐博说道。

对于美国政府是如何实现对陈志持有的约12.7万枚比特币进行“没收”,近段时间已有不少讨论。实际上,加密货币分析平台Arkham此前早已对陈志在矿池Lubian的钱包地址进行了标签标识,从而提供了一个警示工具。Lubian曾是全球知名的比特币矿池,在高峰时期掌控了全球约6%的比特币算力。但这个矿池却是陈志洗钱网络的一环,帮助其将诈骗资金转化为海量的比特币。

起诉书也显示,陈志及其同伙使用复杂的加密货币洗钱技术来掩盖王子集团利润的来源,包括“喷洒”和“漏斗”技术,其中大量加密货币反复分散到数十个钱包,然后重新整合到更少的钱包中,以此达到掩盖资金来源的目的。这说明美国的执法部门,通过相关工具实现了对太子集团相关钱包的锁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获得了区块链上的地址并不意味着控制了相关资产,要想真正实现控制或转移资产,核心在于掌握私钥。今年8月,Arkham发布的报告显示,Lubian似乎使用了一种容易受到暴力破解攻击的算法来生成私钥。

新火科技研究院院长丁元向澎湃新闻表示,在陈志案中,政府使用的暴力破解,即用穷举法推算出私钥。具体来看,政府并非传统意义上绕过私钥或破解密码学,而是利用特定钱包软件在生成私钥时存在的“弱随机数”技术漏洞。这类漏洞导致私钥熵值不足,使政府或恶意方可以通过穷举法,计算并推算出私钥,进而控制资产。这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攻击行为,凸显了使用不安全的随机数生成加密关键信息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我们需要澄清:比特币网络的核心去中心化机制是安全的。陈志案的问题在于特定钱包软件使用‘弱随机数’生成私钥的漏洞,而非比特币协议本身的安全性问题。”丁元强调,行业内对比特币底层密码学本身的安全性并无普遍担忧。但这类事件确实让人们对资产的“抗没收性”产生担忧,担心私钥安全并非万无一失。”

起诉书还指出,大约到2020年,陈志已经积累了大量由诈骗收益转成的加密货币,存储在25个加密货币地址中。起诉书也具体列出了这25个钱包地址及其对应的比特币数量。现在,这些加密货币都存储在由美国政府控制的地址上。

谈及这类查封行动是否受制于中心化节点,丁元认为,这取决于资产的存放方式。若资产在交易所等中心化平台,政府可依法强制其配合。但在陈志案中,资产存入去中心化钱包,政府却是通过破解技术漏洞而非中心化平台的“权力”介入。这说明,即使资产在去中心化钱包,若底层技术不够健壮,仍可能面临挑战。这类没收行为,从哲学层面看,确实对“抗审查”的比特币去中心化精神构成挑战,因为它揭示了现实世界法律与技术漏洞对数字资产的影响力。但我们必须强调,非法所得资产无法脱离法律制裁。

唐博则表示,从法律与制度角度来看,这类查封与司法执行案件表明,比特币正在经历从“无主权、去中心”的理想化叙事,逐步转向“被制度吸纳”的现实化进程。类似的过程在金融史上并不陌生:黄金在早期也曾是私人财富的无主权储藏物,但随着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上升,逐渐被纳入央行储备和货币制度的核心;外汇市场从私人兑换发展到今日高度监管的跨境资金体系,也是制度化的产物。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