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伊拉克選舉:身份政治、權力博弈和網紅動員·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伊拉克議會選舉定於2025年11月11日舉行。盡管街頭已張貼起各類競選海報,空氣中卻難覓熱烈氛圍。預計許多伊拉克人將選擇留在家中——自美國主導的政權更迭以來,伊拉克的民主制度已推行二十年,但選舉帶來變革的能力讓民眾逐漸失望。

對於選舉結果,各方已形成廣泛共識。總理穆罕默德·希亞·蘇丹尼領銜的競選名單被普遍視為頭號熱門,由什葉派政黨組成的執政黨聯盟“什葉派協調框架”有望通過組建包含主要庫爾德和遜尼派陣營的共識政府繼續掌權。


然而,即便蘇丹尼的競選名單贏得最多選票,他本人連任總理的可能性仍不大:最終人選將在選舉後各黨派復雜的組閣談判中確定。此前的每一輪選舉中,勝選陣營的領袖都未能出任總理。

盡管結果存在可預見性,這場選舉的競爭依然激烈。各大政治陣營正投入巨額資金用於競選活動。正如前總理海德爾·阿巴迪所言,此次選舉“主要不取決於支持率,而是取決於花錢,取決於買票”。

在許多伊拉克人眼中,選舉已淪為庇護政治與腐敗的溫床。

事實上,這場選舉與其說是對政府施政表現的全民公投,不如說是根深蒂固的政黨精英們重新分配權力的契機。選舉中贏得的席位將成為談判籌碼,精英階層會借助這些席位,結合暴力手段、街頭動員等其他權力工具,爭奪政府高級職位。

這場權力博弈的結果可能考驗伊拉克的穩定局面。該國正處於罕見的平靜期,這種平靜建立在脆弱的精英協議之上——以擱置改革為代價換取秩序穩定。若選舉進程順利推進,將通過又一輪體制內競爭鞏固伊拉克這種“可控穩定”狀態;但如果對立派系認為權力分配失衡,或試圖破壞長期形成的權力格局,即便是短暫的動蕩也可能打破伊拉克脆弱的平衡。

伊拉克的民主體制如何運作?


伊拉克2005年經全民公投通過憲法,確立議會制民主政體,國民議會為選舉產生的立法機構。

每四年,伊拉克全國19個省份(包括庫爾德地區各省)的登記選民將投票選舉產生329名國民議會議員。

理論上,國民議會先提名總統(多為禮儀性職位),再由總統從議會“最大陣營”中提名總理人選。但這裡的“最大陣營”未必是選舉中贏得最多席位的陣營,而是指最大的政黨聯盟,組閣過程往往涉及各黨派漫長的談判與博弈。


盡管憲法文本未明確按民族或宗教派系劃分權力,但實際上,2003年後形成的民族和教派導向的秩序已深度制度化,深刻影響著政治運作。

政治與身份認同緊密綁定:什葉派民眾主要投票支持什葉派政黨,遜尼派支持遜尼派政黨,庫爾德人則傾向於各自的庫爾德政黨。自2005年起,伊拉克形成一項非正式協議:總理由什葉派人擔任,總統由庫爾德人擔任,國民議會議長由遜尼派阿拉伯人擔任。

誰在角逐伊拉克選舉?

二十年前,伊拉克首次議會選舉僅有少數幾個大型聯盟參與。伊拉克團結聯盟(UIA)代表了所有主要什葉派團體,並得到大阿亞圖拉阿裡·西斯塔尼的支持;庫爾德聯盟聯合了主流庫爾德政黨;伊拉克共識陣線代表了少數未抵制選舉的遜尼派阿拉伯人;此外還有艾亞德·阿拉維領導的世俗派聯盟“伊拉克名單”。

如今,這些曾經統一的陣營已分裂為眾多相互競爭的競選名單。2025年選舉共有31個聯盟、38個政黨和75名獨立候選人參與角逐。

伊拉克團結聯盟中分化出多個競爭激烈的什葉派派系,包括蘇丹尼總理領導的“重建與發展聯盟”、前總理努裡·馬利基領導的“法治國家聯盟”,以及凱斯·哈扎利的“正義聯盟”、哈迪·阿米裡的“巴德爾組織”和阿馬爾·哈基姆的“民族國家力量聯盟”。這些團體中部分與伊朗存在不同程度的歷史和政治聯系。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