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早餐吃雞蛋vs吃粥?醫生:中年後這麼吃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四十歲以後就發現,早餐真是不能瞎對付了。前陣子陪我家那位去復查血糖,旁邊候診的大叔跟我們嘮,說自己天天早上一碗白粥配鹹菜,結果血糖飆得控制不住,醫生直搖頭。


說實話,咱中國人的早餐習慣裡,粥絕對占半壁江山。尤其是天涼的時候,一碗熱粥下肚,渾身都舒坦。

我以前也愛熬點小米粥、大米粥,配個包子油條就覺得挺香。直到那天跟內分泌科的張醫生聊了聊,才知道這習慣對中年人來說,真得改改了。


張醫生跟我說,不是說粥不能吃,是得看怎麼吃、吃什麼粥。你看那白米粥,煮得越久越爛糊,入口即化的那種,升血糖快得很。我記得有次我煮了鍋糯米粥,特意熬了一個多小時,喝的時候黏糊糊的,結果上午不到十點就餓得心慌,後來才知道這就是血糖驟升驟降鬧的。

反觀雞蛋呢,這東西是真頂用。張醫生說雞蛋裡的蛋白質多,基本不怎麼升血糖,還能頂飽。我現在每天早上煮兩個水煮蛋,有時候煎個荷包蛋不放太多油,配著點雜糧饅頭吃,一上午都不覺得餓,比以前喝粥扛餓多了。

你別說,我鄰居王阿姨就是個例子。她前兩年查出血糖偏高,醫生讓她調整飲食,她別的沒大改,就把早餐的白粥換成了雞蛋加全麥面包,再配杯無糖豆漿。半年下來復查,血糖真就穩下來了。她跟我說,剛開始還不習慣,總覺得少點啥,後來慢慢也就適應了,現在反而覺得吃雞蛋更清爽。



當然了,也不是說中年人就徹底不能喝粥了。張醫生教了個法子,粥裡得多加雜糧。比如煮小米粥的時候,放點燕麥、藜麥、紅豆綠豆進去,別煮得太爛,保持點顆粒感。我上周試了下,把大米和燕麥按一比一的比例煮,煮出來有點嚼勁,配著雞蛋吃,感覺也不錯,上午也沒那麼容易餓了。


還有個事兒挺有意思,我同事老周以前是堅定的“粥黨”,聽了我們說的之後,非要跟自己打賭,說吃雞蛋不如喝粥舒服。結果試了三天就投降了,說以前喝粥不到十點鍾就困得睜不開眼,吃雞蛋之後上午上班都精神多了,也不怎麼犯迷糊。

這裡得提一句,雞蛋也不是隨便吃就行。我以前總愛把雞蛋煎得金黃酥脆,後來張醫生提醒,煎蛋油放多了不好,還是水煮蛋、蒸蛋羹最健康。我現在每周會做兩次水蒸蛋,加點生抽和蔥花,味道也挺鮮的,比煎蛋清淡多了。

有次我去菜市場,碰到個賣雜糧的攤主,他跟我說現在好多中年人來買燕麥、蕎麥這些,都是為了做早餐。他自己也五十多了,說每天早上就是雞蛋配雜糧粥,血糖一直很穩定。他那雜糧粥裡東西真多,除了各種米,還有南瓜塊、紅薯塊,看著就有食欲。


哦對了,還有個誤區得說一下。有些人覺得吃雞蛋會膽固醇高,不敢多吃。張醫生特意說了,現在研究早證實了,普通人每天吃一兩個雞蛋根本不影響膽固醇,反而對身體好。我家那位以前也怕,現在跟著我一起吃,體檢膽固醇也沒高過。

現在想想,中年以後的飲食真就是細節決定健康。以前覺得早餐隨便吃點就行,沒想到裡面有這麼多門道。我現在的早餐固定搭配就是:兩個雞蛋+一小碗雜糧粥+一小碟涼拌蔬菜,有時候換成雞蛋+全麥面包+黃瓜番茄,反正雞蛋是少不了的。

上周我那親戚來做客,早上我給做了雞蛋和雜糧粥,他還嫌粥不夠爛,說我煮得太硬。我跟他說了血糖的事兒,他半信半疑的,結果自己去查了查資料,第二天就給我發消息說要跟我學做早餐

其實也不是說粥就一定比雞蛋差,關鍵是中年以後身體代謝慢了,血糖調節能力也弱了。像我現在偶爾也會喝碗粥,但肯定不喝純白粥,也不會煮得太爛,再配上雞蛋一起吃,這樣就放心多了。

你們平時早餐都吃啥啊?是愛喝粥還是吃雞蛋?有沒有覺得過了四十歲以後,早餐吃不對上午就特別難受?我覺得這事兒真得跟家裡人多說說,尤其是爸媽那一輩愛喝白粥的,趕緊把雞蛋安排上。
1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6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