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产品召回: 电池回收领域,"美国也想搞跟中国差不多的体系"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当北美某地的电动汽车电池报废时,它很可能会来到这片沙漠的沙砾与灌木之间,获得新生。”


美国华盛顿邮报》10月29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把目光聚焦在内华达州的一处锂离子电池回收工厂,指出美国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政策支持削减、依赖亚洲企业精炼矿物等挑战,而中国在该领域领先全球,美国企业希望对标中国打造一个差不多的电池回收产业体系。

这处回收工厂隶属于美国雷德伍德材料公司(Redwood Materials),是全美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回收厂。在这片32英亩(约12.9万平方米)、淡蓝天空下的“电池墓地”里,人们能想到的所有可充电设备的废旧电池,都被堆叠、分类并整齐排列存放。


雷德伍德公司最终会将这些电池分解成基本成分,提取出锂、镍、钴等贵重金属,再制成新电池。随着全球对可充电电池需求激增,这类回收工厂有望成为重要的原材料来源。

金属一旦从地球中被挖出,就几乎可以无限次循环利用。人们梦想着这样一种未来——新的电池几乎完全由旧电池的残料制成。

在这一愿景上,中国走在最前面。

据分析电池供应链的基准矿物情报公司数据,中国拥有50多家规模与内华达州这家工厂相当的回收厂,回收企业为中国电池行业提供了十分之一的锂,以及近五分之一的镍和钴。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预测,到2042年,宁德时代有一半使用回收锂,不需要再开采新的矿产资源。

从全球范围看,到2040年,全球回收企业有望满足约三分之一的电池所需锂、镍和钴。

不过在美国,电池回收业仍处于初步阶段。雷德伍德的许多竞争对手都举步维艰,尤其是在共和党废除了拜登政府对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业的支持政策之后。而且回收流程仍需将材料运回亚洲,才能整合制成新电池。

美国大部分锂离子电池都会被回收,雷德伍德材料公司的高管表示,该公司处理了其中90%的电池。每年约有6万吨废旧电池在内华达州的这片沙漠场地流转。其中大部分是电池工厂产生的废料——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有10%的原材料成为边角料。雷德伍德还从遍布全国的电子垃圾回收箱中收集旧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

公司代表表示,他们希望未来更多业务来自电动汽车电池。每一块电动汽车电池都相当于一个封装完好、价值约2000美元的金属和矿物集合体。目前,电动汽车电池仅占雷德伍德业务的不到四分之一。


“我们创办雷德伍德非常早。”雷德伍德创始人、同时也是特斯拉联合创始人的JB·斯特劳贝尔说。他于2017年创立了这家回收材料公司,预判到电动汽车兴起后将出现的废旧电池浪潮。

“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巨大机遇,而现在我们正处于这一转型过程中。”他补充道。。

如今该公司回收的大部分电动汽车电池,来自约七年前销售的汽车,当时电动汽车仅占新车销量的2%。此后这一比例已增长至约9%,因此未来将有更多高价值电池可供回收。


雷德伍德会将从废旧电池中提取的矿物出售给亚洲企业,这些企业会进一步将其精炼为纯材料,用于制造新电池。

但雷德伍德希望进一步扩展产业链,将回收的矿物转化为“正极活性材料”,这是电池总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已建成回收中心,周边工厂将电池拆解为黑粉、提取关键矿物、精炼成高质量电池材料,然后组装成新电池。

“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与中国差不多的产业体系。”基准矿物情报公司电池回收技术研究主管比阿特丽斯·布朗宁说。

“二次利用完全合乎逻辑,”加州(专题)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纳米工程教授陈征(音)说,“许多旧电池仍然完好,先利用再回收是明智之举。”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蓬勃发展,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业快速成长。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锂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包括补贴政策、规范条件等,以引导市场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提到,根据各企业的规划目标,到203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产能将达到1109.2万吨/年。EVTank预计,到203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量将达到424.6万吨。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