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阿爾伯塔大學學者獲加國最高科學獎:獎勵100萬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阿爾伯塔大學學者David Wishart近日獲加拿大最高科學獎——Gerhard Herzberg科學與工程金質獎章,同時獲獎勵100萬元。渥太華大學華裔物理學家Bao Xiaoyi(鮑曉怡)同時獲得唐娜·斯特裡克蘭社會影響獎(Donna Strickland Prize for Societal Impact)。


如果人類像麥片盒一樣,David Wishart就是那個為其撰寫“成分表”的人。

事實證明,這些“成分”數以千計,而且許多仍未被發現。與麥片盒不同的是,這份清單會隨著時間而變化,並揭示出有關健康、疾病和環境暴露等的重要線索。


這正是“代謝組學”的研究領域——一門從最微小分子入手、研究其在人體中流動並與外部世界相互關聯的“大視野”科學。

周四,Wishart博士因在代謝組學領域從零開始的開創性貢獻,被授予今年的加拿大Gerhard Herzberg科學與工程金質獎章——這是加拿大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最高榮譽。

Wishart博士是阿爾伯塔大學生物科學與計算機科學的特聘教授,他說:“我對許多事物都充滿好奇。我似乎進入了一個能從小到大建立聯系的領域——從小分子到大分子再到有機體——試圖理解整個體系。”

Wishart出生於埃德蒙頓的一個梅蒂人家庭,家族在阿爾伯塔省鄉村有深厚的根基。他從小就浸潤在科學與對生命世界的好奇心中。

他說,“我父親是野生動物生物學家,母親是自然學家,所以我們一直對自然充滿興趣”。

阿爾伯塔荒原就是他童年的後花園——一個熱愛恐龍的男孩能在那裡親自挖掘化石。Wishart確實這樣做過,曾發現過一塊鴨嘴龍的腳趾骨。


但在成長過程中,他也意識到科學史上一些最偉大的名字——如牛頓和愛因斯坦——都是物理學家。因此,當選擇大學專業時,他決定在阿爾伯塔大學攻讀物理學學位。這一決定為他後來探索分子世界奠定了重要基礎。

之後,Wishart赴耶魯大學攻讀研究生,並於1991年獲得分子生物物理學與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在那裡,他結識了許多未來的諾貝爾獎得主,見證了他們利用分子生物學新技術熱情研究的場景。他本人也研究蛋白質結構,運用的是核磁共振技術。




圖源:Sylvie Li/Supplied



圖源:Sylvie Li/Supplied

美國他有多種職業選擇,但他最終決定回到阿爾伯塔省,因為那裡有理想的科研環境和資金支持,適合他探索性的科學研究。

到1990年代末,人類基因組計劃讓研究者開始從宏觀層面思考分子數據的潛力。就在那時,一個新術語被引入生物醫學領域——代謝組學(metabolomics),即研究構成生物系統(如人體)的所有小分子及其復雜相互作用。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