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5万亿的英伟达,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昨天(美国时间10月29日),很多人都在说见证历史。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全世界仅此一家。


5万亿美元,什么概念?

如果对比市值,相当于7个腾讯,13个阿里,26个拼多多。


如果折现,能买下全球前十的芯片公司后,还能剩下不少。

如果刮彩票,天天刮,天天中,一天一亿美元,大约要137年。

但英伟达的市值增长,比刮彩票还要快。2023年5月,破万亿。9个月后,破2万亿。3个月后,破3万亿。从3万亿到4万亿,用了410天。而从4万亿到5万亿,只用了113天。同时,英伟达CEO黄仁勋也身价暴涨,成为全世界第八有钱的人。

你看,前后不到3年,英伟达就创造了新的历史。真的,真的让人震撼不已。

震撼之余,一个巨大的困惑随之而来:

既然AI芯片这行业这么赚钱,为什么我们好像只看到英伟达在赚钱?那些本该瓜分这块大蛋糕的对手呢,又在哪儿?

带着这些疑惑,我做了些研究。越来越有种强烈的感觉。

英伟达能有今天的成就,不是偶然。而是一家企业,用近20年时间,从零构建起坚实的护城河,成为全球第一的史诗故事。

看懂英伟达的故事,或许也能给很多企业家和创业者,一些启发和思考。

就让我们先从那个最基础的问题开始。

01

英伟达到底有没有对手?

有。非常多。而且,个个都是顶尖高手。

放眼望去,我们至少可以数出三位重量级的“竞争对手”。

比如,AMD。它和英伟达在半导体领域,是几十年的老对手。论技术、论经验,都绝对是最有资格和英伟达掰腕子的玩家。

比如,英特尔。它是曾经的“芯片霸主”。制造能力强,客户基数大。

比如,谷歌。它几乎有无限的资源,和世界顶尖的AI团队。而且,还在研发自己的专用AI芯片。


你看,这三家巨头,哪个的名头不是响彻全球?

但是,这也让问题变得更尖锐了:牌桌上明明都是高手,但筹码,却似乎都在一个玩家手里。

到底是为什么?

02

为什么好像英伟达“一家独大”?

先说答案,因为英伟达用一套系统,以极高的“迁移成本”,牢牢锁住了它的客户。


你可能会说,那是因为英伟达的芯片,最快最好。

嗯,通常来看,“英伟达的GPU芯片最快最好”,很符合大众的直觉。但实际上,这个回答不够严谨。

什么意思呢?我想请你跟我一起开个脑洞,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AMD的CEO,苏姿丰。走进了OpenAI的办公室,给CEO萨姆·奥特曼,提出了一个非常诱人的提议。AMD有一款全新的GPU芯片,比英伟达的B200,性能高出30%,价格还便宜一半。

如果你现在是萨姆·奥特曼,这份“订单”,你签还是不签?

要我猜,大概率,萨姆·奥特曼不一定会签。至少他会非常、非常地犹豫。

为什么呢?一个更便宜、更高效的选择摆在眼前,都不能让他心动呢?

因为价格只是整个环节里一小部分。在商业技术投资里,要从TCO框架(总体拥有成本)考虑。不光包括最直接的标价,还有各种间接和隐藏成本。

如果光比较价格,AMD优势很大。

比如英伟达的高端芯片A100、H100,单个成本25000美元到40000美元,而AMD高端芯片价格在25000美元左右。

但更重要的,是隐藏成本。它们才是影响OpenAI决策的关键因素。

假如,OpenAI真的从英伟达换到了AMD,会发生什么?

直接说结论,最主要的人力成本、代码迁移成本、运营成本,和机会成本,都会大幅增加。而任何一项变化,都可能直接决定生死。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已经有 3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3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辛.香.氏.说] 2025-11-01 00:28
    It is a huge bubble in the stock market so obviously. Its stock price was pushed up by the investors and speculators. It is a gambling on the bet of fast growing of AI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However, the huge investments on general AI and lack of developments of specialty AI applications in industries will create bottlenecks to the breakthrough of general AI very soon. The low rewards and small profits under huge investments at this stage are also the issues of sustainability.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5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