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外包儿女"正流行 中国网络热议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年9月起,一种名为“外包儿女”的陪伴型服务在中国网络社群中引发热议。这项服务主打由年轻人担任“临时子女”,协助独居或子女远在他乡的长者处理生活琐事,包括陪同就医、散步、聊天,甚至代为调解家庭冲突等。有别于传统的保母与看护,这类服务强调情感连结与长期互动,被不少熟龄族视为应对晚年孤独与支持不足的一种新选择。


据陆媒报道,使用此类服务者的年龄层已提前至五、六十岁。他们多数尚未进入完全失能状态,却因唯一子女定居国外或独身无亲,开始主动寻找情感与生活支持。有别于传统保母或护工,他们寻求的是可信赖、能建立感情的长期陪伴对象。

受访者吴薇表示,自2011年起,她便以“共享儿女”之名,与多名年轻人建立长期联系关系,从原始的有偿陪伴,逐步过渡为日常互动、节庆互访、相互支持的“准亲情”模式。“他们都有父母,我只是蹭一下陪伴,就像蹭网一样”,吴薇这么形容。


另一位使用者陈芳,则为自己与丈夫提前规划老年生活。由于女儿长居海外,她担心日后独处无援,积极在社交媒体发文征询“像家人又不需同住”的陪伴对象,盼透过情感养成,取代传统雇佣关系。

实际提供服务者也在逐步成形。来自青岛的陆俊与成都的周伟,皆因观察到高龄照护需求,在社交媒体与地方社区中展开“试水”服务。多数服务集中于情感陪伴与生活协助,如定期探访、陪诊等。但也有从业者坦言,该服务利润微薄、责任难界定,短期内难以商业规模化经营。


在陪伴需求背后,部分受访者已开始考虑进一步建立“意定监护”关系。吴薇表示,期望能从这些“共享儿女”中寻找合适人选,于自己尚清醒时签订监护契约,以资产交换尊严照护。但现实仍存障碍,包括法律风险、信任建立与双方意愿等。


根据中国官方2024年发布的统计,2023年老年人口抚养比达22.57%,多地已超过少年儿童。面对家庭支持力减弱与人口老化同步加剧的趋势,“外包儿女”或许只是其中一种解法,其能否成为制度化支持力量,仍有待观察。



面对人口老化与家庭支持力下降,共享陪伴成为非血缘照护的替代方案。(示意图/Pixabay)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0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