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民生银行的一份债务数据 暴露了80后集体困境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1月14日,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的一份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在金融圈之外少有人注意。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份数据,突然意识到,它里面记录的根本不是债务,而是一代人沉重压力的缩影。所谓管中窥豹,即是如此。报告中,包含14.84万笔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涉及14.78万名借款人,未偿本金24.47亿元,利息及费用26.95亿元,本息合计达51.42亿元。


更触目惊心的,是两个加权平均值:逾期天数1856天,借款人年龄42.79岁。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平均5年无法还上信用卡债,这意味着这部分人群的生活早已几乎陷入绝境。




42.79岁,则几乎与“80后”的平均年纪完全重叠。违约只是表象,我也作为一个80后,看到的是一代人最真实的困境:他们努力奋斗并且撑了半生,而且一度看到希望,却被一个又一个时代的压力推到财务断层的边缘。

从银行角度,这个“不良贷款包”只是一项资产出清,常规且必要,这是相当冰冷的。

但我看到的,除了80后之外,还有被时代挤压的中坚群体、新中产群体,他们似乎正集体陷入某种无声的疲惫与下坠。

逾期1856天,意味着其中很多人五年没有能力偿还哪怕只是最低额度。信用卡透支通常金额有限,也并非大多数人背上债务和杠杆的主要来源,但如果连这个还款都无法维持,说明一个人不光是短期现金流困难,而是长期收入无法覆盖基本支出。

我相信,这些人并非不愿还,而是没有能力还。

中国的信用体系没有个人破产机制,一个人一旦“掉下去”,就很难再爬回来。

逾期一两个月可能是暂时失业,但逾期一年以上,就是严重的财务问题了。


而逾期五年,则代表家庭资产负债表的彻底崩溃:收入中断或者严重下降、积蓄耗尽、家庭责任却越来越多。

这很容易推演:失业、生意下滑,伴随着房贷与家庭教育、医疗支出的叠加,大体上就是这些人财务崩溃的原因。

我看过一些案例,身边也有一些类似的人,他们在2020年之前生意都做得如火如荼,有的人连锁店已经做到几十家,年营业额达到数千万,但是到了2023年,他们摇身一变成了“老赖”,反而负债累累。

我也认识几个人,大体上都是因为降薪和配偶失业而导致财务紧张,但他们前几年买房或者新购学区房的房贷,却依然是巨大压力。


因为孩子上学而负债,这也是80后的常态。当教育资源和房子捆绑,“教育负债”就成为必然。

还有医疗,80后家里老人脑梗、心梗、癌症等大病出现的概率非常大,很多家庭为了治病也耗费数十万。

关键在于,80后才刚刚开始真正赚钱,他们就遭到了以上这些迎头重击。

他们并非不努力,80后真的是集体努力的一代。他们当中上过大学的后来都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从业者,没上过大学的也有很多人通过做生意获得了成功,按理说,80后应当是集体处于“刚刚熬出头,开始享受人生”的阶段。

在前半生,80后见证了经济增长、城镇化扩张、互联网浪潮,他们以为自己能像时代一样持续向上。但现实是,他们在40岁这个节点集体遇到了麻烦。

中国家庭模式里,中年人的收入,是维持三代最低尊严的关键。但80后的收入在2020年之前增长见顶。

很多行业进入存量竞争,企业收缩开支,大规模裁员、降薪、岗位收紧成为常态。40岁左右的职场人,在简历上写着“经验丰富”,但在招聘平台上被看作是“成本高、不好用、风险大”。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60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