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评论: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为何触怒中国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https://t.co/XOmlY0m3AZ—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November 17, 2025


政治评论员邓聿文认为,从中国对高市早苗言论的反应来看,此番触及的是中国对台政策的核心关切,而不是表面层的观点冲突。而早苗在习近平面前承诺稳定,回国即挑衅,更被视为蓄意背刺和政治羞辱。

作为日本右翼首相,高市早苗上台后,外界虽然普遍预期中日关系可能趋于恶化,但恶化来得如此之早,以如此方式被高市本人亲手点燃,仍出乎绝大多数人的判断。11月7日,高市在国会答辩中声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日本在台海冲突中可能采取武力介入。这番言论随即点燃中国的强烈反应。从反应的速度、覆盖面到强度看,它显然不属于例行的外交摩擦,而是在短时间内触动了中国政治体系中多条高度敏感的红线,并触及中日关系深层结构矛盾的临界点。


过去几天里,中国对高市的批判力度丝毫不减。外交系统连续发声,并罕见以“奉示约见”的方式向日本外务省提出抗议——这一措辞在中日外交史上几乎从未出现过,它本身就意味着事件已被北京认定为准政治危机。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等核心喉舌密集刊发强硬措辞的评论性文章,警告日本不要在台湾问题上误判形势。社会层面,文旅部与教育部也先后发布提醒,要求游客和留学生“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军事上,海警明显加强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力度,解放军宣布在黄海举行实弹演训,演训位置靠近日本方向。

北京显然还会有进一步的施压动作。所有迹象都指向一点:北京不会轻易放过日本,除非高市以某种形式收回她的言论——但目前高市及日本政府均明确表示不会收回。

有人或许认为,高市是在回应一个“假设性问题”——正如她事后解释的那样,她并不是要武力保台,而是强调台湾稳定关系到日本的海上航道安全。如果中国武力封锁台湾将影响日本的能源运输和对外贸易,日本因此必须有所反应。然而,北京显然不会接受这种解释。在北京的理解中,高市以首相身份所发表的言论,是对中国内政的赤裸裸干涉,而且她的表述在四个方面跨越了中国最不能触碰的红线。

高市一句话同时踩中中国的四条红线

第一道红线:挑战“一中原则”,暗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触及核心利益

外界往往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视为日本保守势力的惯常表述,但高市这次的说法比过去任何一次都更明确、更具“国家立场”性质。首先是她的首相身份——以往安倍、麻生这种发言均是在卸任后;其次,她是在日本国会这样一个国家权力场域表达,而不是在党内会议或媒体访谈。


这番话对北京来说包含两层政治含义:

其一,她公开否定1972年中日建交的政治基础。中日联合声明及此后的四个政治文件明确规定,日本“充分理解并尊重中国关于台湾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高市的言论完全背离这一立场,在北京看来,这是对“一中原则”的直接挑战,已超出外交分歧的范畴。

其二,她表明日本将在中国统一问题上由“可能协助美国”变为“主动介入”。若日本台湾视为自身“存亡危机事态”,其法律后果等同于允许自卫队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武力行动,阻扰中国的统一。这在北京的战略判断中,不亚于日本对台政策的根本性转向。


中国的反应来看,高市触及的是中国对台政策的核心关切,而不是表面层的观点冲突。

第二道红线:激活侵略史的集体记忆,引发北京日本军国主义回潮的警觉

高市不是简单重复“台湾有事”的口号,而是将其提升至“存亡危机事态”的层级。这个表述在日本国内具有明确的军事动员含义,也非常容易唤起中国社会和政治层面对日本历史的敏感记忆。对北京来说,历史记忆不是情绪包袱,而是现实政策的一部分。

日本当年发动七七事变以及对美国的太平洋战争,都以“国家存亡受到威胁”为借口。高市此番说法在中国舆论中迅速被等同为“日本右翼借台湾问题重新包装旧的战略动员框架”,强化了中国的疑虑:以高市为代表的日本右翼是否正在设法重启武力干涉中国事务的道路,复活日本军国主义,从而在中国统一台湾时,不惜武力保台,和中国一战?

这一点在北京并非情绪化反应,而是基于现实政治格局的判断。过去几年,日本右翼确实不断通过台湾议题突破“战后体制”限制,高市既是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也一直采取行动推动日本台湾的政治接触:主动会见台湾政要,高调授勋谢长廷,上台后立即发表如此刺激性的涉台言论。北京因此相信,高市的言论是蓄谋战略布局的一部分,而非即兴发言。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7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