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感恩節: 南瓜派還是地瓜派?感恩節甜點涉及美國南北認同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它們同樣都是圓形,也都是橘色,而且可能對你的健康不太好,但在感恩節甜點中,哪一種更勝一籌:南瓜派還是地瓜派?對大多數人而言,答案多半取決於他們來自哪裡。




美聯社24日報導,這兩種感恩節經典甜點的共同點遠多於差異,它們的顏色、味道與口感類似,而且都源自歐洲的紅蘿卜派。正因為如此,兩者更容易拿來比較。


密西西比州弗洛伍德(Flowood)烘焙店Sugar Magnolia Takery的顧客羅賓森(Lori Robinson)選擇南瓜,「我媽在每年感恩節和耶誕節,都會做這個。它比地瓜好吃多了。」

與當地部分烘焙店不同,Sugar Magnolia Takery同時制作南瓜派與地瓜派。店主阿諾德(Elizabeth Arnold)表示,兩種派在她的店裡最大的差別在於香料;地瓜派更甜,會使用白砂糖和紅糖;南瓜派則較不甜,香料味更重。

在阿諾德的烘焙店,地瓜派的銷量通常超過南瓜派。

被稱為「靈魂料理學者」(Soul Food Scholar)的美食作家米勒(Adrian Miller)指出,地瓜派在美國南方特別受歡迎,因為地瓜在該地區的文化、經濟及痛苦歷史中都有深厚根基。


南瓜派雖然隨處可見,但更常與美國北方聯想在一起。

概括而言,刻板印象是南瓜派受到白種北方人的青睞,地瓜派則是南方黑人的最愛。但對於美食歷史學者暨作家特威蒂(Michael W. Twitty)而言,既然兩種甜點都深植於美國歷史、傳統與文化,關於哪一種更好的爭論,其實關乎身份認同。

地瓜與南方黑人文化的連結始於奴隸制度。特威蒂表示,在美洲,地瓜曾是許多被奴役者的主食之一,這種食物易於取得,與構成非洲飲食基石的山藥與樹薯類似。盡管最早嘗試制作這類甜點的可能是歐洲人,卻是被奴役者完善了地瓜派的食譜。


有些人認為,奴隸制度是地瓜派未能在北方流行的原因之一,當時廢奴運動提倡抵制由奴隸勞動生產的商品。但特威蒂說,答案可能更簡單:取得難易度。

米勒表示,雖然南方同時擁有地瓜與南瓜,但北方早期居民難以取得如今常見的橘色地瓜,當時北方的地瓜多為白肉且口感較粉。

在取得地瓜不易的情況下,南瓜自然居於主導地位。米勒指出,南瓜派的傳統可追溯至殖民時期。1796年西蒙斯(Amelia Simmons)撰寫的全美第一本食譜,便收錄了南瓜派食譜。

特威蒂說,「我們可以在不同地區與文化之間開開善意的玩笑」,「但同時不要讓這變得太嚴肅,變成界定你是誰、我是誰、我們是誰的僵硬標簽。」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