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装孙子 正在职业化 中国人开始"租儿防老"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不少老人的生活里,孤独是一种无声的常态。


子女在外打拼,老伴先走一步,日子被三餐、电视与回忆填满。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快,而他们的时间,却慢了下来。

这两年,随着银发经济的发展,一种新职业悄然出现——外包儿女。


他们是陌生的年轻人,却在约定的时间里,成为老年人临时的家人。陪看病、陪过节、陪买菜,甚至只是安静地听他们说说话。他们用时间换取报酬,也用陪伴填补老人生命中的空白。

随着需求增长,这份原本小众的兼职,也悄悄成了年轻人的 " 隐秘高薪 "。有人一天跑三四单,一个月能赚到两三万;也有人把它当事业做,尝试组建年轻的团队。

然而,当亲情也能 " 外包 ",这到底是温暖的传递,还是这个时代特有的无奈?

或许,二者皆是。

拿人钱财,替人尽孝

在许多大城市,有一群这样的老年人:在他们年轻时,拼尽全力托举子女成长,孩子长大后远赴海外,事业与家庭均扎根在异国他乡。

如今他们老了,子女却不在身边,只有偶尔的视频通话,和一个个孤独度过的团圆节日。尤其对那些失去老伴的独居老人来说,晚年常常与寂寞为伴。

这样的家庭并不少见,一位北京七旬老人坦言,在她的原单位,子女定居国外的家庭,占了接近四成。

她坦诚说道:" 如果有来生,不会再把孩子培养得那么优秀。"




然而,这些谈话间的吐槽,并非是对子女的埋怨,他们为子女的成就骄傲,却也难免在独处的日子里,羡慕别人家儿孙绕膝的温暖。

老年人的需求,被不少年轻人理解、看见,并渐渐创造出了一种新职业,有人称之为 " 外包儿女 "。

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发布 " 求职帖 ",列出自己擅长的服务:做饭、聊天、打扫、陪诊 …… 甚至有人开始组建团队,把这当作一份正经事业来经营。

还有人调侃:与其在职场上当 " 孙子 ",不如去有需要的老人那里,做一回 " 真孙子 "。


收费因人而异,新手可能一天只收 50 元,有些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年轻人,每单可赚取 500 元。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来自浙江的大学生小 C,起初抱着跟风的心态,把自己 " 挂 " 上了二手平台,写下 " 陪伴老人 " 的业务。不久之后,真有 " 买家 " 上门咨询。

委托人告诉小 C,每年重阳节,自己都会陪伴奶奶去满觉陇赏桂花。今年重阳节,自己不得不前往外地出差,无法陪伴奶奶,但实在不忍心奶奶错过桂花,希望有人能带奶奶同行。

这单委托来得急,小 C 恰逢明天没课,时间上没问题,又赶快做起功课,考虑这单委托的可行性——

满觉陇村位于杭州西湖景区,村内及周边不仅有许多景点,也是桂花最盛之地。然而,赏花需要走不少的路。小 C 问委托人:" 游玩满觉陇要走很多路,老人是否能接受?"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第二天,小 C 带着老人一同前往。

一日相伴的旅途中,小 C 为老人带了板栗,带老人去赏桂花,还为老人拍下照片留念。

在旅途中,奶奶也悄悄举起相机,偷偷拍下了小 C 的背影。当天晚上,委托人和奶奶打视频电话,奶奶告诉孙女,自己被小 C 洋溢的青春所感染,度过了特别开心的一天。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2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