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透视形形色色留学病 送孩子出国需慎重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最近,南京一企业老板带着19岁的儿子小强四处寻求心理医生。前年,还在读高三的小强因不能适应日益逼近的高考压力,向父母提出了想出国留学的愿望。爱子心切的父母把小强送到了美国加州的一所私立学院。母亲陪同前往。


  出国后,母亲为了锻炼小强的生存和适应能力,不断要求他参加各类活动。短时间内,小强的表现的确令人满意。但两个月后,就在母亲放心地回国后不久,小强的性情就发生了变化。在目睹了一起枪击事件后,小强变得常常自言自语、烦躁不安,而且害怕出门,总感觉有人在监视他……

  无奈之下,父母只好把他接回国内,四处寻求心理治疗。经心理医生诊断,小强患了“被害妄想症”,为避免再受刺激加重病情,医生认为他已不再适合出国学习,否则会造成心理崩溃和精神分裂。


  形形色色“留学病”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据悉,我国每年出国留学的中小学生已达2.5万人之多。心理专家指出,像小强这类情况并非个别,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小学生心理不成熟所致。通过大量的调查,我们发现,留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留学经济嗜贪症

  症状:17岁的林晓军在纽约一家高等中学留学,成绩不俗。可是,与他合住的同学发现,一向“心比天高”的他,近来常常长时间地呆在房间里,一遍又一遍地数着他那几张银行存单或美元,脸上还挂着某种怪诞的笑容。他还在宿舍的床头挂起了“学年消费总数调控图”、“个人收入规划”之类莫名其妙的图表。有时甚至还又哭又笑。


  诊断:林晓军是典型的“留学经济嗜贪症”。从心理医学上说,这是强迫症的一种,属于与社会因素相关的精神障碍。

  2、留学节奏综合症

  症状:16岁的朱毅是北京一位高干的儿子,因此他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认为自己应该进入剑桥大学,过上不同寻常的学子生活。因此到英国留学后,就习惯性地强迫自己长期处于“快节奏”环境里,整天忙于学习,即使节假日与同学逛街或郊游, 也不时地看手表,催促别人。时间长了,他还时常出现头痛、呕吐与梦游等症状。


  诊断:朱毅将自己长期处于“快节奏”环境里,容易造成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紧张,从而引发心理忧郁和心理障碍等问题。“快节奏综合症”的人闲不下来,担心一旦闲下来就会精神崩溃。据心理专家分析,“快节奏综合症”使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从而引起类似“神经症”类的症状,如神经性头痛、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或其它生理上的失调现象等。

  3、留学成就抑郁症

  症状:从北京到纽约就读高中的陈卢好,只有14岁。留美两年里,连续获得了全美高中生化学比赛特等奖、国际数学竞赛一等奖等荣誉。这本来是令人羡慕的好事,但对这个身在异国他乡的小留学生来说,却成了压力。他每天最担心的就是学业完成得不够出色,怕老师和家长不满意,怕同学嘲笑。久而久之,他的学习效率急剧下降,睡眠质量日益变差,注意力也无法集中,整天感到头晕、疲乏,精力大不如前,服用药物也无法减轻痛苦。

  诊断:这就是典型的“留学成就抑郁症”,是目前留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留学生由于升学压力过大,对自己信心不足,加上竞争加剧,节奏加快, 以致整天像机器人那样拼命,如果心理素质较差或不善于自我疏解,则很容易罹患心理疾病。专家建议:为了避免心理问题导致情绪低落,留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得充实一些,避免过多的胡思乱想而产生失落感。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