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大忠若奸:鸿门宴项伯为何傻到要告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项伯为什么会傻到为敌人通风报信,置自己的侄子于不顾?范增“素好奇计”,为什么范增的“奇计”却不为项羽所用?项羽为什么会放走刘邦,以至于弄得自己最后一败涂地,无可挽回?


  按正常的逻辑,鸿门宴是不可思议的。

  项伯为什么会傻到为敌人通风报信,置自己的侄子于不顾?范增“素好奇计”,为什么范增的“奇计”却不为项羽所用?项羽为什么会放走刘邦,以至于弄得自己最后一败涂地,无可挽回?诸多疑点为“鸿门宴”凭空制造出了诸多不解之谜,诸多不解之谜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是啊,怎么会有项羽这样的笨蛋,让煮熟的鸭子扑楞楞一飞冲天。


  于是“聪明者”开始义正辞严地拒绝承认有这么一次宴会的存在,他们坚持认为“鸿门宴”“可当故事看,难当信史读”。以至于由某位历史学家编写的《通史简编》竟只字不提“鸿门宴”。

  更常见的情况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鸿门宴”是一场意义重大的宴会,只是在这场宴会上,项羽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如果项羽意志更加坚定,决策更加英明,出手更加果断,处事更加成熟,他或者在“鸿门宴”前,就会毫不犹豫地劫杀刘邦,或者在“鸿门宴”中痛下杀手,一击置刘邦于死地。果如此,哪还会出现刘邦一统天下的场景?历史岂不完全是另外一番样子?因此,他们认为,项羽错过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至于最后功败垂成、饮恨垓下。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应该由一个人负责,此人就是项伯。因为,项伯是多米诺的第一张骨牌,他的通风报信,导致了后来项羽的全盘皆输。

  历史真的是这样吗?“鸿门宴”前,项伯为什么要告密?“鸿门宴”中,项伯为什么要挺身而出保护刘邦?项伯真的是贪小利忘大义的千古罪人吗?

  因此,我们的目光应当越过史籍的尘埃,重回特定的历史环境,重温楚汉相争的历史事实,认真打量那场两千多年前的宴会。

  为了接近历史的真相,我们需要明白以下几点事实:

  第一,刘邦和项羽为什么会在关中地区相遇?

  咸阳是秦王朝的首都,位于关中平原。刘邦和项羽为什么能够齐聚关中,这是因为当时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

  这个约定是当时抗秦义军的盟主楚怀王做出的,当时他正带领义军转战于江苏、安徽一带。很明显,若想先入关,自东向西走直线才是捷径,才是最佳选择。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楚怀王的安排:他对项羽向西出兵的强烈要求不予理睬,直接将项羽支向了北方。向北进军,抗秦救赵。不仅如此,被派向北路军的项羽,其职务仅仅是次将,需要受主将宋义的节制。同时,派遣刘邦率军直接向西进发。当时秦朝的主力军在北边,抗秦的硬仗自然也在北边,项羽和秦军主力遭遇在所难免。而战争的进程,将直接影响本来已经走了弯路的项羽进入关中的速度。反观刘邦则是另外一番感受:本来走的就是直线,而在北边,又有项羽在牵制着秦军主力。项羽和秦军的战斗越激烈,刘邦西进的道路将越平坦,进入关中的进度自然也会越快。

  项羽的北上堪称一波三折,先是项羽冲冠一怒杀掉了主将宋义,自封上将军,之后和秦军决一死战,最后,秦军大将章邯投降,项羽赢得胜利。原本三心二意的各路诸侯军终于暂时和项羽一起西进关中。

  但是此时,刘邦早已入关两个月。令人奇怪的是,早就可以称王的他居然波澜不兴、无声无息,还是从前的穷酸样。

  就这样,他们在关中走到一起。


  第二,关中相遇之前,刘邦和项羽是什么样的政治关系?

  二人什么关系?一句话,二人互为友军。二人曾有一段并肩作战的经历,也建立起不深不浅、不咸不淡的革命友谊。此时,刘邦是西路军,项羽是北路军,二人同属于反秦义军阵营,同为楚怀王部下。

  如果非要问二人的政治地位谁高谁低,那应该这样说,项羽的地位高于刘邦。因为,反秦武装的最高权力象征是楚怀王,楚怀王任命宋义为最高军事长官,率领项羽北上。在北征过程中,项羽擅自杀掉宋义,楚怀王无奈,只得承认项羽接替宋义做最高军事长官的现实。这样,理论上讲,项羽也就成了刘邦的领导。

  第三,关中相遇之前,刘邦在做什么,项羽又在做什么?

  刘邦率先进入关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且和当地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因而深受关中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关中人民期待刘邦顺利称王。


  项羽呢?入关之前,秦将章邯、司马欣等带领秦军投降项羽,不久,项羽借故坑杀二十万降卒。这二十万降卒兵源地何在,历史虽无明确记载,但大部分士卒应该来自秦朝的大本营关中地区。这样,采用暴力手段坑杀二十万降卒的项羽,在关中人民的心目中就成了杀人魔鬼,成了残暴的代名词。

  在刘邦和项羽的对比中,关中百姓想不拥戴刘邦都难。

  第四,关中相遇之时,刘、项二人的实力对比如何?

  此时,刘邦实力相对较弱,有十万人马,号称二十万;项羽有四十万人马。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个事实,那就是,刘邦的十万人马,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刘家军,更重要的是,刘邦的人马已在关中休整了两个月。而项羽的四十万大军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各路诸侯军,他们虽然受项羽节制,却随时可能和项羽离心离德。在“巨鹿之战”中,各路诸侯军曾有作壁上观的先例。这四十万杂牌军长途而来,战斗力很难说就是上乘。

  明白了这样一段史实我们就会知道,谋士范增建议项羽对刘邦发起攻击是多么草率的行为。可是,项羽居然接受了范增的建议,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意思是要厉兵秣马,第二天斩杀刘邦。

  任何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都会看到其中的巨大风险。因为此时的刘邦,有四不可杀:

  第一,对于反秦阵营来说,刘邦有大功,杀刘邦有政治风险。

  刘邦是奉命西征,并且赢得了推翻秦朝暴政的首功,按照约定,即使刘邦称王也是理所应当,任何人都不应该说三道四,结果刘邦低调行事,并没有称王,政治上毫无瑕疵。此时,项羽贸然下令进攻刘邦无疑是同室操戈,将楚怀王的约定变成了一纸空文,存在巨大的政治风险。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