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釣魚島爭端: 外交部:這幾天反制打擊了日方囂張氣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國際在線消息:據外交部網站消息,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北京市青年聯合會等舉辦的“團結奮斗·扞衛主權”——釣魚島問題座談會14日在釣魚台國賓館舉行。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樂玉成在會上作主旨發言。全文如下:


各位專家學者,社會各界的朋友們,大家好!

感謝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北京市青聯和新華網作為主辦單位邀請我參加這次座談會。這次座談會的背景大家都清楚。4天前,日本政府不顧中方反復嚴正交涉,宣布“購買”釣魚島及其附屬的南小島和北小島,對這些島嶼實施“國有化”。日本政府的這一行徑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侵犯,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憤慨。今天,利用這個機會我想和大家談談個人對這一事件的一些看法。


一段時間以來,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頻頻制造事端,風波不斷,僅今年就接連發生日政府對釣魚島部分附屬島嶼命名、部分議員赴釣魚島海域“釣魚”、右翼分子登島“慰靈”等鬧劇,最終日本當局走到前台,實施所謂“購島”計劃。日方這一連串的動作充分說明,日方的“購島”行動絕不是一起偶然事件,它是日本國內政治氣候的變化所決定的。日本國內有一股“邪氣”正在把日本和中日關系引向極其危險的方向。

過去20年,日本經濟一直低迷,加上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和去年“3·11”大地震的巨大沖擊,經濟發展前景很不樂觀。國內黨派斗爭激烈,政府更迭頻繁,充滿不穩定和不確定性。以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為代表的日本右翼勢力,利用日本國內的這些問題煽風點火,興風作浪,並逐漸形成氣候。日本經常有政客跳出來公開否認侵略歷史,否認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等戰爭暴行,說明這股勢力能量越來越大,已經影響到日本的政壇風向和政局走向。周邊和國際上不少人都已經發出警示,日本正在走向“極右翼主義”。日本當局不僅不對右翼勢力這股禍水嚴加管束,反而姑息縱容,甚至將其當作“擋箭牌”,用來對周邊鄰國進行挑釁,力圖對外轉移視線和矛盾,已造成日本與鄰國之間關系普遍緊張。與此同時,日本政府還積極謀求修改和平憲法和無核三原則等,企圖擺脫戰後國際秩序的束縛。這些動向十分危險,值得警惕。


日本國內這股“邪氣”也突出表現在中日關系上,總有一些人不願接受中國發展壯大的現實,看不慣中國人過上好日子,想方設法給中國找麻煩,在中日關系上滋事。釣魚島問題就成了這些人破壞中日關系的重要“抓手”。


由此可見,這場釣魚島風波完全是日方一手挑起的,目的就是要改寫日本當年非法竊取中國領土的不光彩歷史,否定釣魚島屬於中國的歷史事實,這種企圖是徒勞的、無益的。“未曾擁有則不能給付”,這是一句眾所周知的法律格言。就好像一個人從鄰居家搶了一輛自行車,不管是他兒子騎,還是他本人騎,都改變不了自行車不屬於他的事實。無論日方將釣魚島等島嶼怎麼轉手和折騰,都絲毫改變不了日本侵占中國領土的歷史事實,絲毫改變不了中國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土主權。

圍繞所謂“購島”,日方拋出了種種謬論,試圖掩人耳目,混淆視聽。今天在座的有不少日本問題和國際問題專家,我們應該把釣魚島的真實身份和來歷進一步說清楚,讓世界了解釣魚島問題的真相。日方的謬論概括起來主要有四條:

一曰釣魚島是“無主地”論。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大量文獻史料表明,釣魚島等島嶼是中國人最早發現、命名和利用的。15世紀以前,我國東南沿海的一些商人、漁民即把釣魚島等當作航海標志,歷來在這些島嶼及其附近海域從事生產活動。早在明朝初期,釣魚島等島嶼就已經納入中國海防管轄范圍。這一點日本在近代以前的有關史料也是明確承認的。釣魚島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不是一句空話,不是查無實據,而是鐵證如山。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2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120623 游客 [八.不.周.經] 2012-09-15 08:46
    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善哉,善哉...
    #120621 游客 [而.教.禪.不] 2012-09-15 08:02
    從鄰居家搶了一輛自行車,不管是他兒子騎,還是他本人騎,都改變不了自行車不屬於他的事實。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