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驚悚:25年後北京房價80萬/平米?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八十萬房價是聳人聽聞的謊言


文/馬躍成


這幾天,25年後北京房價將達到80多萬/平米,全國均價9萬/平米的帖子滿天飛。這是董藩教授在“房地產調控功過反思”分論壇上的一個觀點,我對董老師在學術上的造詣深表欽佩,但是對他的這個觀點不能苟同。他的意思是說,房價一直要往上漲,現在買不起,以後更買不起了。他說,現在房價不算高,不如現在狠心買。對是給實在無力買房的建議是,貸款付首付,等著升值還月供。有工薪階層驚呼,工資沒有月供高,誰敢為我貸款?


上周末,北京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董藩在2013經濟學家年會的“房地產調控功過反思”論壇上稱,25年後北京房價每平米80多萬,全國均價每平米9萬左右。他說,“1987年,全國平均房價408塊錢,那時候北京就是500塊錢,如果那個時候我會告訴你,全國均價達到6000,北京、上海達到20000,打死你也不相信。所以,我們以今天看今後25年是什麼結果?如果按照過去的發展速度是什麼結果?就是你天天算這條曲線再翻一番。”

1987年的時候,不知道董教授是不是開始領工資了,不過我知道那時的工資達到百元就算高工資了,一個大學畢業生大概是不到一百元。一年的收入也就1000多塊錢,一套70平米的房子需要3.5萬元,即使一個家庭兩個人掙錢,不吃不喝也需要17.5年,你能說500元的房價便宜嗎?即使說500塊錢便宜,你從哪裡去搞3.5萬買房呢?其實,那個時候,哪有商品房嗎?哪有房地產市場嗎?那是主要還是計劃經濟,還是單位制。

拿著現在的工資比照過去的物價說事,到底懂不懂常識?經濟學上難道可以這麼比較嗎?如果真能比較,那麼一定是穿越了,如果真能穿越,我更願意去買塊地,1985年的時候,北京郊區的土地價格才2萬左右一畝,不管是誰,現在湊幾萬塊錢,不難吧!如果湊不起來,我們可以把家裡的房子賣了,大概能值百八十萬的吧,咱們約伴一塊到1985年買地去!

回顧過去,我們發現,現在買房與過去相比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可比性,是不是該買房,還是看現在的收入多少。現在的房價只與現在的收入有關,與以前沒有關系,與以後也沒有關系,雖然你可以用一些過去的存款,也可以通過貸款的方式先花一部分未來的收入。但是,現在房價只能根據現在的收入水平確定。你不能說以前工資只有百元,就把現在的房價定成500元,也不能說未來的年收入達到100萬,就說現在的房價應該是80萬,當然也不能說現在4萬的房價與80萬相比太便宜了。


國際上,通常認為合理的房價收入比是6:1—3:1,如果超過這個數值,就說明房價太高,我國的大多數城市的數值在10:1以上,一線城市更是超過20:1以上。這樣的房價是不是太高了,其實已經高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程度了。即使這樣,還有人在鼓吹房價上漲,有人說房價再漲20年,有人說房價要漲到80萬/平米,真的沒有天理了?

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召開的經濟會議剛剛結束,有人說,會議釋放出房價上漲的信號。我怎麼也理解不了,中央怎麼會釋放房價上漲的信號?上屆政府要房價理性回歸,這屆政府要房價上漲?都是GCD,怎麼可能有兩個政策?何況這次經濟會上也在強調“加強房地產調控絕不動搖”,不動搖的房地產調控,怎麼就成了房價上漲的信號?

原央行貨幣委員會委員夏斌不同意這個觀點,夏斌表示,老百姓和開發商不要抱有幻想,房價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暴漲。他說,“我個人認為,按照中國經濟十年、二十年還能增長多少,倒過來推一個中產階層十年、二十年就業情況下收入是多少,反過來推按揭比例,首付是多少,很低,不用擔心。但是投機,對不起。”


我們可以計算一下,25年後北京房價每平80萬。如果買個100平米的房子,就是8000萬,按照國際上收入房價比6:1算,家庭年收入要達到1300萬,也就是說一家兩個人,每人的工資達到50萬元。每天收入1.7萬,按照6小時工作制,每小時2700元。如果按照房價收入比3:1計算,每小時收入5000多元。這麼算,今天還幹啥嗎?等著了!

用以後的錢買房,這麼容易,何必今天著急?只談房價不談收入,有忽悠人之嫌。25年後房價達到80萬/平米,其實25年後多高的房價都不可怕,如果房價是這個數字,到時候我保證大家的家庭年入賬一定能達到千萬以上。以後買房一定比現在容易,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人民收入倍增計劃,當然這個倍增是購買力的倍增,是去掉物價指數後的倍增,是提出通貨膨脹後的倍增。

關於房地產市場,政府提出的政策沒有絲毫的放松,並且提出了要大力發展保障房建設的方針。從歷史的發展過程看,如果我們繼續按照現在的房屋增長速度,在人口基本上不增長的條件下,房屋需求會越來越少,只要房屋還在不停地建設,市場上的房屋供應量就會越來越大,相對的需求就會減少。

如果還不明白,可以拿自己家做個例子,比如教授家,一個小孩,現在家裡幾套房,以後孩子結婚了增加幾套房,25年後會有多少房屋轉到孩子頭上?關於25年後買房的事,現在的人們千萬不要著急。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5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