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 或 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加拿大社區裡如果有房屋有裝修,街坊街裡自然會議論紛紛,詢問做價、師傅是哪裡人家,總之要起清底細。
不過,原來部分屋主明知裝修地庫須申請建築許可證,但基於方便為由,寧願以身犯險,最重要為減少裝修費用,又省去未來的地稅開支。裝修專家各有論點,稱未觸動主力牆也可無證。想謹慎一點,還是要與保險公司商討一下。

有證零風險
誰都知要循合理程序一定無錯,可是裝修地庫一經市府部門,就等於跟自己荷包作對。RH裝修公司負責人Ricky Hui指出近這3年,市府愈來愈強調要申請建築許可證(Building permit),原因是意外頻頻發生。可是業主最怕加地稅,Ricky說:“原先交4千元地稅,申請Permit裝修地庫後,檢查員認為你樓價升值了,便會加地稅。當賣樓時附近的單位都是交4千元地稅,但唯獨是你要交5千元,有機會因而賣不出。”
大多倫多萬錦市業主張先生是一名工程師,他自己動手裝修地庫,也有申請許可證。首部完成間廊(Framing)便致電市府人員來檢查。接著完成排水管道系統(Plumbing),再致電市府人員來檢查,最後駁好電路後,致電電力安全局(Electrical Safety Authority, ESA)人員來檢查。

地庫內的暖爐和風口一般只會漏空這個地方不裝修。Ricky指這也算是部分完成(Partially finish),跟未完成是同一個類別,有機會不用加地稅。
“預約專員也不需要花很長時間,過一、兩天便會到來檢查。他們會提供很好的專業意見,如風口須靠地而非在天花位置。”張生續說:“ESA檢查員指出牆壁插座應改用雙閘門插孔(Tamper-resistant) 更為安全,價錢相差不大但安全效果就提升了。”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