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文革: 叶剑英文革流放湖南 二子工伤致残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新中国十大元帅中,叶剑英进入党政军高级领导岗位的时间是比较晚的,1966年虚龄70岁的他才进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1973年,在中共十大上,叶剑英当选为党中央副主席。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岁月中,叶剑英多次身处逆境、低谷。本文主要记述他被“战备流放”湖南前后的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叶剑英


  一


  1969年中共九大之后,鉴于中苏关系紧张,毛泽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准备打仗”。是年9月,全军召开战备会议,传达毛泽东关于“军队不要松懈”的指示,以防止敌人突然袭击。10月,根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北京的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级干部被“战备疏散”到外地。10月15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到武汉。两天后,林彪也以“紧急战备”名义“疏散”到苏州。17日下午,周恩来北京西郊新落成的首都体育馆休息室,召集董必武、朱德、叶剑英、陈云、陈毅、邓子恢、李富春、张鼎丞开会,宣布毛泽东和党中央关于战备疏散的决定:根据当前形势,决定一些老同志在20日或稍后从北京疏散到外地。18日,刚到苏州的林彪向在北京的军委办事组发出“关于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紧急指示,由军委办事组以“林副主席指示(第一个号令)”的名义正式下达。当晚,这个号令迅速以电话方式传达到各作战部队,全军立即进入紧急临战状态。第二天,林彪用“电话记录”(紧急传阅)的方式向住在武昌东湖的毛泽东报告。毛泽东立刻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尽管林彪这个“紧急指示”是根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针对苏军有可能入侵的估计作出的,但林彪是在事先没有得到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批准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紧急指示的,因此毛泽东很不高兴,从汪东兴手里接到这个“紧急指示”时,亲手划燃火柴将它烧掉了。


  这就是当时“战备疏散”的特殊背景。不过,既然是紧急战备,准备打仗,却把最富有指挥经验的人“疏散”,这不符合逻辑,林彪集团显然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事先已判断中苏发生大战可能性不大的叶剑英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他却看得明明白白:这是把他们赶出北京,实行隔离监视,分而治之。实际上,许多被“疏散”的中央领导也心知肚明。当时康克清就问过朱德:“真的要打仗吗?”朱德淡然一笑,说:“战争又不是小孩子打架,凭空就能打起来的。大战之前,总会有很多征兆、迹象。现在根本看不到任何战争的预兆、迹象嘛。‘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1969年10月20日,叶剑英乘坐一架苏制“伊尔14”飞机离开北京,同机还有原内务部长曾山。出发前,周恩来曾亲自向湖南省领导人打电话说明:叶帅到湖南要搞些调查研究,要尽量照顾好他的生活。然而,林彪集团却通过部队系统交代:对叶帅要保持距离。因此,叶剑英在湖南期间,当地领导人对他很冷淡,除四十七军军长黎原和副政委李振军外,很少有人来看望他。1981年10月15日,叶剑英在一份有关材料上批示说:“我二月逆流贬居长沙,当时黎原同志任四十七军军长,驻长沙。我在长沙受到各方面歧视,而黎原同志尚敢与我公开来往,在看人看事上有独到见解。”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Prev Page12345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44 Seconds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