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安倍: 王毅欢迎安倍 日本亟需悔改(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日,国际上就中国抗战70周年是否邀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吵得沸沸扬扬,而就在3月8日王毅回答日本NHK记者提问时就是否邀请日本做出了回应说“会向所有的有关国家领导人发出邀请”。路透社对此解读为这是迄今“中国会向二战时的敌国日本发出邀请的最强烈信号”。而法新社称王毅是要日本先悔改才会发出邀请。尽管日本官方的消息也称在等中方政府的说明,在观察人士看来,中国邀请安倍与否不是问题,王毅的表达已经相当清楚。


  

  安倍担心默克尔访日提及反省二战问题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二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依照国际惯例邀请各国领导人出席是所有媒体聚焦的重点,除了最早确定俄罗斯总统普京会出席外,几天前外交部副外长程国平对媒体表示已经确定要邀请奥巴马,却回避安倍,这恰恰是关于阅兵式最令人关注的内容。回顾此前中方的表态,从一开始没有公布会邀请谁到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接连两天表示中方将邀请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再加上王毅如今的言论,就是对邀请安倍释放的最明显信号。纵观其他国家的二战纪念活动,战败国受邀的例子比比皆是。


  2014年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20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悉数出席,为出席活动的多国领导人提供了会见或会谈机会。而当时普京正与西方交恶,奥朗德依旧邀请了普京出席并且还推动了乌克兰危机恶化后,普京与西方国家领导人首次会见。并且,当时默克尔也出席了纪念活动。

  当然,作为战败国的德国,默克尔也同样出席了纪念仪式。虽然诺曼底登陆纪念是二战同盟国的纪念活动,德国总理并不是第一次出席,早在60周年纪念日的时候,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就正是受邀出席。同时,2005年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俄罗斯方面还邀请到了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德国总理施罗德。可见,德国已然完成了对历史的跨越且勇敢地承担起了历史责任,这次阅兵式对安倍来说未尝不是一次坦然面对历史的可行机会。


  除此之外,华春莹在此前的记者会上也表示,中国此次举办抗战周年大阅兵绝对不是在向日本“秀肌肉”,并且,反法西斯纪念活动的意义绝非只是秀肌肉。日本的问题仅仅是战后国际秩序的一个环节,中方也并没有必要完全针对日本。历史问题尽管依然是日本与中韩两大邻国关系改善尚难逾越的障碍,简单地解读为、“震慑日本”,明显不符合中方的初衷。因此,此次活动的国际性意义和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的意味甚大。既然中国是希冀在首次举办的二战纪念活动中重建自己的二战战胜国地位,揪住历史不放显然不能证实这一点。可见,中方邀请安倍不仅不是对历史的否认,更能体现NHK记者所提出的中国作为大国应更有“大国胸怀”。

  另外,程国平已经表示,中方明确邀请奥巴马出席。诚然,中国作为亚太战场的第二个主力国家,邀请美国是彰显大国风范、凸显此次阅兵式纪念意义的必然之选。然而,白宫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式已然表现地非常冷落,称奥巴马不会出席在莫斯科举办的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庆典活动,俄罗斯媒体也用“冷落胜利日”来形容美方的回应。因而,此前也讨论过,奥巴马表现地不够积极的一方面原因就是要顾及安倍的面子。日本美国的铁杆盟友,对实施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尤为重要,并且在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协议(简称TPP)中起到关键作用且安倍已确定将于四月底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可见,如果回避邀请安倍必然会影响到奥巴马的出席。并且,公开邀请安倍中国来说本就没有损失,又能照顾美国各得其所,何乐而不为。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0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