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習近平動態: 習近平總書記視4種群體為改革阻力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想必大家對改革不缺少決心和勇氣是充分認同的,“壯士斷腕”的提法早就婦孺皆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80余次提及“改革”;也不是沒有“施工圖”,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決定已列出80類500多項改革,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改革章節列出簡政放權、投融資體制、價格、財稅體制、金融、國企國資、非公經濟以及科技、教育、文化、醫藥衛生、養老保險、事業單位、住房公積金等改革清單。


  那關鍵之年什麼最關鍵?大家也不會陌生,就是消除“中梗阻”導致的改革膠著局面。形象點說,就是媒體整天傳播的“最先一公裡”“最後一公裡”、“中梗阻”“腸梗阻”等。

  高層最頭痛的問題是改革方案“落地”。全面深化改革啟動以來,抓頂層設計與抓改革落地始終相伴而行。2月27日,在深改組第十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改革要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的關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改革,一定會遭遇梗阻的,否則就不叫“改革”。“改革”一詞,源遠流長。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因胡人服飾多為皮革所制,故有“改革”一詞。自古至今,改革從來非易事。中國歷史上歷次“變法”“維新”,不無終成大功之先例,但更多是中道崩頹,或曇花一現。原因不復雜,改革是在給定的時間段中,針對既定目標對復雜利益格局進行深度調整,被調整者,特別是利益被做減法者,反彈情緒、掣肘動作,甚至阻撓設障,都在意料之中。

  新時期開啟的改革大業,“梗阻”一直就有,想必也將繼續存在。只不過每個時期的“中梗阻”不一樣。要對症下藥,就很有必要把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階段的“中梗阻”摸清搞透。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梗阻”,更多是思想、觀念特別是意識形態上的“梗阻”,包括改革前景不確定性導致的“消極梗阻”。而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利益變化巨大,利益格局集團化特征明顯,直觀表現在以“階層認同”為紐帶的利益集團分化。這種“利益”,既包括經濟利益,也包括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不同利益集團間的分歧、對立、沖突是客觀存在的,不同利益集團為著某種“共同目標”臨時聯手也是有的。


  對於深水區的“啃骨頭”改革之難,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早有准備,習近平曾多次強調,推進改革,需要“更多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以及“壯士斷腕”般的決心。

  細說起來,“中梗阻”並不必然來自於既得利益集團。不僅有既得利益集團形成的“中梗阻”,也有山頭主義、本位主義、利益驅動導致的“中梗阻”,還有分眾化小團體組成“民意集團”導致的“中梗阻”。各類“中梗阻”雖然訴求不一,但在阻滯改革的後果上,可能殊途同歸。比如,針對國資國企改革,政府決策部門、國企高層管理者、國企職工、民間資本、社會公眾以及國外勢力,都會認為是“利益攸關方”,都有強烈的訴求表達,但動機各異、指向不同、要求不一,且都可能借助各種手段搞“統一戰線”,在互相掣肘中膠著,導致改革步履維艱。


  這些部位的“中梗阻”,往往不是單發性的,而是有影響改革設計的能力、有把控改革施行的渠道、有制造輿論的本領、有挾持“民意”的辦法,呈現出集團式的“利益共同體”特征。要撕裂這種盤根錯節的“利益共同體”,專攻某個部位的“中梗阻”未必完全奏效。

  幹擾改革推進的“中梗阻”“腸梗阻”不會少,但尤其需要下力溶解的是集團式“中梗阻”。這樣的“中梗阻”有哪些?

  大概可分為四種。簡而言之,在上,政商聯手,動搖幹擾改革的頂層設計;於中,本位主義,搞選擇性落實、象征性執行,甚至利用手中權力直接設障阻撓改革推進;在下,為官不為,消極抵制,甚至借改革之名直接侵害群眾利益;於側,群體性盲動,甚至借虛假“民意”破壞改革環境、影響發展穩定。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8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