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安倍: 日本首相安倍当前的危机与不安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八月底的最后一个周末,东京永田町的国会前,聚集了大量的日本反战人士,这个人数是数十年前,日本左翼反对日美安保条约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这个游行也是安倍政府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不安的安倍首相


  解禁集体自卫权,与通过安保法案是安倍政府成立以来的重要目标之一,更是安倍首相在年初访问美国时向美国方面立下的保证。但是在日本众议院强行通过这个法案以后,原本稳固的政治基础受到了来自日本国内各方的挑战,安倍内阁的民意支持率一路下滑,危及到了政权的稳定性。

  所以在7月底,8月初,日本首相官邸,安倍首相的智囊们就在想,如何提高安倍政权支持率的办法,最后的结果就是在9月初访华来提高支持率。于是日本国家安全局局长谷内秘密访华,就安倍首相的访华进行事先的安排,这样就有了安倍即将秘密访华的传闻。

  就在8月20日左右,事情突然起了变化。就在中国外交部与驻日大使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向日本方面保证,中国的“胜利阅兵”不是针对日本,而是一种继往开来的仪式。但是,日本外务省以及日本自民党“疑心疑鬼”,认为中国会借助这个活动,来羞辱日本。于是日本方面向中国方面要求特殊的要求,即提供详细的阅兵日程,以及要求安倍首相的待遇不低于俄罗斯首脑的内容。


  但是日本的特殊要求,没有得到中国的回答。所以日本外务省开始反对安倍首相的访华,认为如果在没有确定日程情况下,安倍首相前往北京将成为仇恨的对象。同时日本执政党的自民党内部也出现了反对安倍中国“胜利阅兵”日访华,认为,在日本国会审议安保法案时,出席中国的阅兵仪式是不合时宜。同时,中国方面也不同意安倍首相避开9月4日访问北京,这样日本政府的安倍访问北京,在“胜利阅兵”之后举行日中首脑会谈的计划破产。

  日本方面改变了策略,在宣布安倍首相不去北京的同时,开始采用外交攻势杯葛中国的“胜利阅兵”。于是不但日本首相宣布不参加“胜利阅兵”而且日本所有的外交人员也不被允许参加阅兵。甚至民间预定要参加中国“胜利阅兵”的人员也遭到了右翼的威胁。


  外交围堵很快遭到失败,最不确定是否参加“胜利阅兵”的韩国总统朴瑾惠在深思熟虑之后,宣布前往北京,并且要参加“胜利阅兵”。同时,代表联合国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决定参加“胜利阅兵”。这个决定使得日本方面很没有面子,右翼媒体《产经新闻》甚至诅咒朴瑾惠总统的亲近中国的行为将与韩国历史上的明成皇后(闵妃)相同下场。(闵妃在韩国历史上,采取接近清国,阻止日本影响的策略,遭到了日本浪人的暗杀)。

  据日本广播公司的消息,除了日本外务省的反对,以及日本右翼势力的反对以外,美国方面的也是暗示日本政府要慎重考虑参加中国的“胜利阅兵”的事项。但是相同的暗示也传到了韩国,结果是韩国政府认为,访华有助于朝鲜半岛的局势稳定,以及半岛的无核化,更是对中国,在艰难时刻对韩国帮助的一种回报。所以,原来可以外交得分的安倍中国之行,变为了朴瑾惠的中国外交行。这个出访使朴瑾惠的民意支持回到50%以上,韩国国内对总统的参加“胜利阅兵”,给与正面的评价。

  9月3日,在没有日本官方人员参加下,中国的“胜利阅兵”在“阅兵蓝”的天空下顺利举行。所有的日本媒体都在各个时段的新闻中滚动播出了中国“胜利阅兵”的消息。这也说明日本民众对中国阅兵的高度关注。

  笔者翻阅9月3日安倍首相的日记,发现被日本政府宣布因审议法案而不能脱身的安倍首相日程比较有空余,除了上午10时参加过一个国会的审议以外,其余时间都是与自民党各个党派领导会谈,目的就是如何回应中韩提出的举行日中韩三国首脑会议的建议,也为日本政府如何定下对中国“胜利阅兵”的基调商讨。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