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近视眼老了不会变成老花眼 是吗?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新浪网


  ●仅轻度近视眼可免戴老花镜,高度近视眼还需配两副眼镜

  ●别再错怪近视眼镜“拉长眼轴”,近视眼不配镜可令近视更快加深


  传言鉴定系列之10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专科副主任杨晓副教授

  鼻梁上没有架过眼镜的人,很难理解“眼镜一族”的吐槽。例如,跟爱人浪漫接吻,要非常不浪漫地先摘下眼镜;高度近视的人玩不了过山车,因为担心视网膜飞 脱;冬天进出室内时,总会感受到世界的朦胧……基于“眼镜一族”的执念,一些谣言也常在他们之中大行其道。有些高度近视的家长不愿意让被诊断为近视的孩子 佩戴眼镜,认为“一戴上眼镜,眼睛就会越来越凸”。“近视眼到老了,不会变成老花眼”的说法也常被一些近视的“4050”族信以为真,结果老花后也不愿意 戴老花镜。

  然而,眼科专家指出,近视并不会让人逃脱“老花眼”的自然衰老结局,而让近视者眼轴变长、眼睛凸出的原因也不能归咎为近视 镜。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眼不仅给生活造成不便,也会危及视觉健康。最好的预防之道是从孩子做起,减少长期视近,注意用眼卫生。在屈光状态改变以及视觉衰退 后,与其怀着侥幸心理去相信各种不靠谱的传言,倒不如及时配镜矫正视力,定期检查眼底,尽可能降低危害视觉的各种风险。

  文/广州日报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魏春福

  老花眼不会对近视者额外开恩

  传言回放:

  近视眼到老了,不会变成老花眼——这条传言非常流行,很多患有近视眼的人听了都感觉很欣慰,以为至少老了以后不用再戴老花镜。

  专家勘误:

  高度近视眼 需配两副眼镜

  近视眼的人老了,究竟能否避开老花的结局?


  “不能。不管是正常视力者还是近视者,老了都会得老花眼。”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专科副主任杨晓副教授表示,近视眼和老花眼的成因不同。近视眼是各 种原因造成的眼睛屈光不正,看远物不清楚。老花眼是伴随人类衰老而出现的生理性视觉退化,看近物不清楚。她表示,近视的人在配老花镜时,会因为近视而抵消 一些远视的度数,显得老花眼没那么严重,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戴老花镜,而且高度近视的人“老花”后,还需要随身携带两副眼镜。

  老花眼通 常在42~45岁出现,起步度数通常是50~100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老花度数也在缓慢加深,一般每五年增加25~50度。杨晓说,65岁后,眼睛晶体 和睫状肌的调节力完全丧失,老花度数会稳定在300度左右。老花眼要到眼科进行视力检查,来判断目前是否需要佩戴老花镜。有些老人同时出现了老花和白内 障,更需要到专科进行检查。配镜后,每隔3~5年复查视力,并调整老花眼镜的度数。

  四五十岁、刚出现老花的人,由于还在上班,觉得戴了 老花镜意味着自己已经老了,因此非常抗拒。“不要逃避老花眼,不戴老花镜只会更加伤害视力。看近物时会出现眼痛、疲劳、头痛等不适。”杨晓指出,尤其是四 五十岁的“年轻老花眼”,平时如果经常要看电脑、伏案工作,不戴老花镜会导致更为严重的视疲劳,加剧睫状肌调节力的损耗,表现为看物时皱眉、眯眼,形象不 雅。

  杨晓提醒,考虑到抵消因素,小于300度的近视眼看近物一般不需要配老花镜,摘掉近视镜即可。而高度近视眼看近时,仍要换用一副减 去老花度数、度数较浅的近视镜,否则会影响看近物。例如近视800度的65岁老人,看近时要换成500度的近视镜,看远时则佩戴原近视眼镜。

  看远看近要频繁换眼镜,许多人不堪其烦,开车一族一会儿低头看仪表盘、观后镜,一会儿抬头看路况,不仅麻烦,更添危险。杨晓建议,有特殊需要的老花眼可 考虑佩戴“渐进多焦点老花镜”,即镜片上方是日常的近视度数,下方是较浅的近视度数。有白内障的人士还可以在更换人工晶体时选择“多焦点人工晶体”,不过 这类晶体比较昂贵,视觉质量仍有改进空间,如果患者不适应,取出晶体比较麻烦。因此,不妨先试戴视觉效果接近、价格较便宜的“多焦点隐形眼镜”,如果能够 适应多焦点的视觉方式,再考虑换用人工晶体。

  眼轴变长与近视有关 与近视镜无关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