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俄高官披露中俄勘界 两处国界未定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根里赫·瓦西里耶维奇·季列耶夫曾任苏联外交部第一局局长,以俄联邦“无任所特命全权大使”身份,出任中俄联合勘界委员会俄方首席代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中俄联合勘界全过程。1999年,他就勘界问题写有一篇长文:《俄中国界4200公里》(发表于〔俄〕《国际生活》杂志,1999年第2期)。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中苏、中俄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杂志2005年第5期,刊登了有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苏联问题泰斗姜长斌教授编译的该文,从俄罗斯的角度还原了中俄划界勘界的过程,文章的内容也可令近日媒体界喧嚣的俄罗斯归还中国4.7平方公里土地的闹剧现出原形。文中的小标题为姜长斌教授所加,文前有姜教授所加的中俄划界的背景资料。


  

  中俄两国由于共同的国际利益关系日渐密切,两国两军交往频繁


  领土边界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同处一个“社会主义阵营”,两国边界领土问题虽然混淆不清,但两国国家利益大体一致,因此矛盾暂时得以掩盖并被搁置。从上世纪50年代下半期开始,中苏两党由意识形态分歧逐步扩大到两国利益冲突,历史遗留的领土边界问题也随之突出起来,中苏边界不断出现冲突。

  从1964年至1991年签订《中苏国界东段协定》,两国断断续续共进行了3次领土边界谈判。第一次谈判为1964年2~8月。第二次为1969年10月20日至1979年6月底。第三次谈判为1987年2月至1991年5月16日中苏签订《关于两国国界东段协定》为止。


  我国在解决中苏(俄)领土边界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是:第一,解决边界问题要尊重历史。中苏(俄)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要解决问题必然要涉及对历史的认识,必然要澄清历史事实,辨明是非。中方始终认为,1858年以后清朝政府同沙俄签订的一系列领土边界条约都是不平等的。第二,清朝政府同沙俄所签订的条约虽然是不平等的,但那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条约,从国际条约法公约看,是合法的国际条约,应该将它们作为重新划界的依据。第三,新中国是旧中国的延续,是在旧中国原有领土上建立起来的,是旧中国固有权利和义务的继承者。边界条约是对一个国家领土范围的法律规定,应该继承。此外,解决边界问题还需要考虑现实情况,要贯彻和平外交政策,最大限度地维护两国合理合法的利益[1]

  但是,在第一、二次边界谈判中,苏联的立场却与我国大相径庭。第一次谈判时,苏联根本不承认两国存在领土边界问题,不同意中方所提以"条约为基础",而主张“以条约文件为基础”,实际是利用旧有条约的含混不清,使苏方实际控制线合法化。第二次谈判时,苏方把19世纪以来中俄签订的共19个关于领土边界的不平等条约,硬说成是“平等的”,是俄国“收复失地”,或者是占领“无主土地”。为此,苏共中央于1964、1969、1972和1978年多次发出指示,掀起一场大规模的修改历史的运动[2]。


  尽管如此,前两次谈判在客观上还是有一定的成果的。首先,两国弄清了对方的立场和意图。其次,搞清“有争议”的地段和地区。

  中苏边界谈判真正走上正轨,是1987年2月开始的第三次谈判。这次谈判的基础是两国政治关系开始变暖。1986年7月28日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发表讲话称,苏联愿意按照国际公法解决边界问题,希望两国边界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成为和平友好的地区。同年9月2日,邓小平作出回应。此后,第三次边界谈判始得以顺利进行。1991年5月16日,双方签订《关于中苏国界东段协定》。1992年中俄组成联合勘界委员会。

  中俄联合勘界委员会经过7年多艰苦而又紧张的合作,于1998年完成了它的使命。这为2004年10月14日中俄签订《国界东段补充协定》,全面划定中俄边界提供了充分的前提。季列耶夫在俄罗斯《国际生活》杂志撰文,介绍了第一阶段情况。这篇文章表明:俄方基本接受了中方的一贯主张,批驳了俄国内的许多错误观点。现将该文扼要介绍如下。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8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