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美國大學為什麼越來越不寬容?(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全美各地的大學校園裡,從密蘇裡到耶魯,我們看到兩股高尚的力量在激烈碰撞。


  

  在密蘇裡大學,攝影記者蒂姆・戴與支持“學生關切1950”運動的人群在媒體權限問題上發生對抗。


  其中之一是對少數族裔和邊緣化師生問題的關注。這些人往往覺得受到了排斥,而這會對每個人的教育不利。在密蘇裡大學,黑人教授辛西婭・弗裡斯比(Cynthia Frisby)寫道,“我總是能聽到N打頭的那個字眼(意指‘黑鬼’----譯注),次數多得數不清。”

  問題不光是出言不遜的種族主義者,還有對此沉默不語的學校管理層。正因為如此,密蘇裡的學生----尤其是橄欖球隊的成員----利用自身的影響力逼迫總校長下了台。在盡力糾正領導層不作為這件事上,他們展示了領導力。

  然而,道德的聲音也可以變成偽善的欺凌。

  “滾、滾、滾,”密蘇裡大學的一些抗議者一邊推搡學生攝影記者蒂姆・戴(Tim Tai),一邊大喊。蒂姆・戴當時試圖記錄下公共空間裡正在發生的抗議活動。從一則視頻中可以聽到,參與抗議的助理教授梅利莎・克利克(Melissa Click)召喚人群中的“肌肉人”趕走另一名學生記者(她後來進行了道歉)。

  蒂姆・戴代表了此類動蕩事件之中的另一股高尚力量----言論自由。他當時試圖提出這一點,向人群喊道:“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你們在這裡的權利----也保護我的權利。”

  我們喜歡把道德方面的大辯論塑造成對錯之爭。但在某種程度上,事情往往是對對之爭。


  的確,大學管理層應當更努力地提高包容性。的確,校園裡也必須保障言論自由。這就意味著,保護那些有時會讓別人感覺憤怒或受傷的刺耳而討厭的聲音。

  在這兩方面,我們都還差得很遠。

  我們還看到,衛斯理的學生報紙在刊登了一篇來論批評“黑人的性命也重要”運動(Black Lives Matter)之後,被學生會斷了資金來源。在曼荷蓮學院,學生令《陰道獨白》(The Vagina Monologues)的演出取消,因為他們感覺這個版本令跨性別女性受到了排斥。羅格斯和史密斯學院的抗議活動導致兩校分別取消了對康多莉扎・賴斯(Condoleezza Rice)和克裡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發出的前去進行畢業典禮演講的邀請。


  這既是行事敏感,又是不容異見。它更多地在左派身上體現為一種本能。

  我本人是支持女性擁有墮胎選擇權的自由主義者,卻曾數次受邀去基督教福音派大學傳播進步理念,在去天主教大學演講時贊揚安全套和避孕項目。我肯定讓這些保守派學校的不少學生如坐針氈,但這也是對他們願意迎接質疑的一種致敬。同樣地,自由派大學也應該邀請支持胎兒生命權的社會問題保守派前去演講。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學術界----尤其是社會科學領域----通過左傾對自身造成了損害。我們應該珍視所有的多樣性,包括讓我們自由派憤怒、不適的那種保守派的存在。教育的宗旨應是像拉伸肌肉一樣。不管是在健身房裡,還是在階梯教室裡,這種拉伸都是令人痛苦的。

  近期的激烈事件中,有一起發生在耶魯。少數族裔學生認為校方沒有對一些無禮的萬聖節服飾表達足夠的關切,他們的長期不滿情緒繼而爆發。廣為流傳的一則視頻顯示,一名憤怒不已的學生用喊叫的方式壓倒了管理員尼古拉斯・克裡斯塔基斯教授(Nicholas Christakis)的聲音。“閉嘴!”她沖著他喊。“這跟創造什麼知識空間沒有關系!”

  一名學生撰寫了一篇專欄文章,描述少數族裔學生感受到的“非常真實的傷害”,文中還表示,“我不想爭論。我想談談自己的痛苦。”這篇文章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評論。“耶魯大學開始招收8歲的小孩了?”一個人在Twitter上問道。

  《華爾街日報》先是發表了一篇社論文章譴責“耶魯的小羅伯斯庇爾”,接著又在周三發表另一篇社論,警告政治正確的思維定勢“會破壞大學作為一個學術之地的純淨。”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1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