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徹夜排隊補繳養老費 大叔大媽怕啥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15年12月22日,山東博興,眾多群眾聚焦在博興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外排隊等待補繳社保。從12月19日晚上開始,山東省博興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服務大廳門外就排起了長隊,許多人都是帶著鋪蓋徹夜等候。到了20日凌晨,排隊的人越來越多,等候的人超過千人,場面頗為壯觀,當地出動多名民警現場維持秩序。對於這樣的一種狀態,讓筆者想起大學時代,考研占座的盛況,不管怎樣,大叔大媽們一把老骨頭,大冷天了徹夜排隊也是夠讓人感覺深思的,也側面反映了養老焦慮的蔓延,貌似排不上號,補交不了未來一片黯淡。養老焦慮進一步擴大,精神空虛太孤寂才是最大折磨。我國一直有養老的困擾,人口老齡化居世界前列,到2050年後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占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就意味著全國的年輕人壓力將進一步加劇,離家外出打工的情況就越趨嚴重,留守的老年人將越來越多。所以養老問題在未來將成為一個歷史性的課題。


  老齡化加劇、家庭變小,個人和社會的養老壓力加大是回避不了的現實。轉型時期,養老保障從傳統的退休制度轉向現代社會保險制度,時間還不算太長,制度運行還不夠成熟。面對這種情況,老百姓對養老領域的風吹草動表現得比較敏感,在所難免。當對養老的關注變成普遍存在的焦慮,僅僅保證“養老金當前發放沒問題”顯然不夠。對於一個簡單的政策,老百姓們一邊害怕錯失機會,丟失養保障的機會,一邊也對於養老機制存在戒心。記得上半年聽到養老金將要入市的消息,多數炒股的大叔大媽心裡一沉,尚可以節衣縮食,養老的錢再虧了可咋整?養老金要保值增值不假,可沒有保值做前提,誰敢奢望增值?面對這些種種的不安全感,或許只有徹夜排隊才能消除和穩定心裡的那份焦灼。

  老百姓需要的是長效定心丸。眼下對養老最緊張的人,不是已經領養老金的人,而是正在繳納養老保險的職工。承諾“當期發放沒問題”,無法寬慰繳費的職工。中長期會不會有缺口?20年、30年後怎麼樣?未來可能有哪些風險?延遲退休等政策又會產生多大影響?化解參保者的焦慮,需要正視這些疑問,通過完善制度、健全政策、明確兜底,樹立人們對制度的長遠信心。老百姓需要的是“深度參與”。目前職工養老個人繳費占工資8%,企業還要再繳20%。每月工資條上扣掉數百乃至上千元養老保險費,時時提醒參保者關注自己的權益。他們想知道繳費去了哪裡、退休後能領多少錢,也關心養老保險基金的詳細運行、未來變動趨勢。相比這些需求,每年或每季度公布一次總數據太不解渴,認為部分問題太專業而不去解釋的做法更容易引起百姓猜疑。

  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是為了化解人們年老後的焦慮,不應反過來變成焦慮的源頭。好事辦出好效果,有必要正視焦慮,該公開的盡量提高透明度,該改革的盡快加以完善,該反復解釋的不嫌麻煩,建立起人們對制度的信心。如果不明確給出養老的長遠保證,老百姓就會時時擔心。如果養老領域的一些疑問始終沒有正面回復,老百姓就會反復猜疑、甚至產生不好的聯想。所以,建立現代養老保險制度是件為民謀利的好事。好事辦出好效果,必須正視百姓疑慮,該公開的不加保留、該回應的及時告知、該改革的盡快完善。只有這樣,社保才能真正發揮“安全網”“穩定器”的作用,而不是反過來成為引發焦慮的源頭。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