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春节专栏: 千姿百态:火车上中国人(1986-2015)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977年文革一结束,我(王福春)在三棵树车辆段工会当干事,写写画画搞宣传。工会主席让我拍老摸照上光荣榜,当时工会没有相机,我到技术室借了一台海鸥120相机,一拿起相机再没有放下。我形容自己一台海鸥相机起飞,一直飞到今天。


  那时每天坐火车通勤上下班,拍列车员为旅客服务,拍车站服务员扶老携幼,端茶倒水等好人好事,单位开始技术大练兵,大比武,大会小会全拍,有典型的投哈铁前进列车报和人民铁道报发稿。 我到今天还珍藏当年发的照片报纸,说心里话,摄影起步,还真的感谢前进列车报和人民铁道报对我的支持。

  1984年为了摄影,我从三辆调到哈铁路局科研所,任专职摄影师,享受职工免票,为我拍铁路提供方便,先后跑遍哈局管内的所有火车,后来我跑遍全国铁路线,利用坐火车的机会,发现火车里好多有趣的故事, 顺手拍下来,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当专题拍,我的镜头一直没有离开过铁路线,一拍就30多年。


  30多年来,我北上漠河,南下广州,西奔格尔木,东至上海......乘坐列车几千次,行程20几万公里,拍摄近10万张底片,留下了人生旅途的印记。

  火车是一个流动小社会,临时大家庭。中国人出行首选坐火车,80年代初期民工潮开始涌进车厢,人满为患,乘车难,买票难。就在那时我在火车上拍片,遇到很多困难和危险,可以这么说,我的摄影作品是用生命代价换来的。我这人活的比较简单,头脑也简单,除了摄影以外什么都不想, 所以摄影成了我一生的致爱,付出代价也大。我的肋骨曾两次骨折,左腿胫骨骨折,三九天掉进松花江,掉进镜泊湖,坐汽车掉进兴凯湖,几次大难不死。


  

  1986年,从哈尔滨开往北京的18次特快列车上第一次出现电视机,全车厢的人都抬头聚精会神地看电视。80年代中期,电视机在百姓家中还很少见。


  

  1987年,双峰—长汀。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