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1953年周恩来遭夺权 一事引毛震怒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1953年3月10日,根据毛泽东提议,全面变更了中央政府工作的领导体制,周恩来作为总理,退而只管外交工作。诱发此一重大人事变革的导火索,乃是“新税制风波”。1952年底,“新税制”由财政部提出,经政务院讨论并批准颁布后,却引起了毛泽东的震怒。


  

  周恩来工作照


  1953年,周恩来作为总理,退而只管外交工作

  众所周知,四九建政后,周恩来担任政务院总理兼中央人民政府党组干事会书记,全面主持政府工作。但至1953年3月10日,根据毛泽东提议,全面变更了中央政府工作的领导体制,周恩来作为总理,退而只管外交工作。文件指示:

  “国家计划工作,由高岗负责;政法工作(包括公安、检察和法院工作),由董必武、彭真、罗瑞卿负责;财经工作,由陈云、薄一波、邓子恢、李富春、曾山、贾拓夫、叶季壮负责;文教工作,由习仲勋负责;外交工作(包括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文化联络和侨务工作),由周恩来负责;其他不属于前述五个范围的工作(包括监察、民族、人事工作等),由邓小平负责。”①

  按该文件,原本对政府工作负总责的周恩来,所分管事务,已只有之前的六分之一。而且,随着中央人民政府党组干事会的撤销,周恩来的干事会书记一职也被取消;政务院各分党组,转归中央领导。

  诱发此一重大人事变革的导火索,乃是“新税制风波”。所谓“新税制”,用陈云的话说,是一种迫在眉睫的改革:


  “我们解放以后,到去年为止,加工订货、代购代销的比重逐渐增加。这样一来,就相对地减少了买卖关系,税收也随之减少,需要想办法来补救。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修正税制是有理由的。”②

  薄一波认为,问题出在“新税制”一事毛泽东“看报始知”


  但出人意料的是,1952年底,“新税制”由财政部提出,经政务院讨论并批准颁布后,却引起了毛泽东的震怒。肇因是地方上出现物价上涨和私商囤货现象,一些地方干部向高层报告,说社会和民众出现了“思想混乱”。毛泽东随即致信周恩来邓小平、陈云、薄一波,措辞严厉:

  “新税制事,中央既未讨论,对各中央局、分局、省市委亦未下达通知,匆率发表,毫无准备。此事似已在全国引起波动,不但上海北京两处而已,究应如何处理,请你们研究告我。此事我看报始知,我看了亦不大懂,无怪向明等人不大懂。究竟新税制与旧税制比较利害如何?何以因税制而引起物价如此波动?请令主管机关条举告我。”③

  由财政部研究提出,经政务院讨论通过,本是当日行之已久的经济政策颁布流程,并无问题。当事人薄一波,时任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部长。据薄理解,毛泽东之所以“词锋甚严”,关键在于“此事我看报始知”:

  “周总理收信后,连夜给毛主席写回信,谈了处理办法。可见他把毛主席这封信的分量是看得很重的,而且周总理一向办事勤敏精细,这是他的过人之处。我看信后,也立即召集中财委有关人员开会,汇报各地执行新税制的情况。我当时的心情半是沉重,半是茫然。信是批评出台刚半个月的新税制,而且词锋甚严,显然事出有因。我很注意信中两句话:‘此事我看报始知,我看了亦不大懂’,已预感到事情有些严重了。”④

  实际上,稍后,毛泽东批示:“凡政府方面要经中央批准的事件,请小平多管一些”⑤,可以视作薄一波上述理解的脚注——周恩来是政务院总理,凡政府事务,理当由他“多管一些”,毛泽东反让邓“多管一些”,其对周的看法与态度,不难明了;若仅系“新税制”程序、内容上有问题,修正即可,当不必如此。毛泽东谓:“西花厅车水马龙,颐年堂门可罗雀”,亦可为参照。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