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雾霾: 雾霾毒性下降”让人高兴不起来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北京雾霾“毒”性下降百分之八十五点九。过去三年北京市出台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使北京大气PM2.5中砷、铅和镉三种致癌重金属元素质量比分别下降了85.9%、48.9%和40.7%,其中与煤炭燃烧密切相关的砷改善最为显着。11月14日,知名国际环保组织与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潘小川教授合作发布发布的《北京采暖季大气PM2.5中致癌重金属组分差异研究报告》提到了这些数据。


  砷、铅、镉三种重金属元素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都有年均浓度限值要求,长期暴露于这些物质之下对人体健康有明确不良影响,其中砷、镉属一级人类致癌物。砷、铅、镉质量比下降了,雾霾的“毒性”就没那么强了。这原本应该是个好消息,但公众却并未因此而“欢欣鼓舞”,网络上更是一片吐槽之声,连段子手也出动了。有人调侃说,少了砷铅镉这三味重要配料,这不变味了吗?北京霾将不再是北京霾,没劲儿的霾我们吸着不过瘾!有人更是质疑,是不是雾霾治理效果不佳,所以要拿普通人看不见、摸不着的雾霾成分说事儿,为自己开脱?

  我相信,PM2.5中砷、铅和镉三种致癌重金属元素质量比下降,肯定是相关机构经过科学的检测和对比,才得出的结论。据悉,相关实验分别于2012—2013年、2015—2016年两个冬季采暖期对北京市大气中PM2.5进行取样,分析其重金属含量差异,数据应该是符合科学和实际情况的。可不管怎样,类似的说法还是让人感到几分悲哀和无奈,由此折射出的是大气污染依然严重、大气治理依然任重道远的现状。假如雾霾治理达到了公众的心理预期,什么所谓的“毒性下降”不就不存在了吗?这也就是为何相关新闻会引发网友普遍吐槽的主要原因。

  另据媒体报道,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表明,由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平均为每天1000人,每年有35至40万的人面临着死亡。这份报告发现,中国的空气污染使得城市居民的寿命减少了18年。但另一份来自疾控系统的调查研究则显示,与美国欧洲等地相比较,在中国,细颗粒物对死亡率的影响危险度稍低。PM2.5浓度每上升10毫克立方米,欧洲的死亡率上升1.65%,北美次之,达到1.24%,而中国则最不敏感,仅为0.31%。“这并不值得庆幸。但或许可以从侧面看出生活在污染条件下的人群耐受力更强一些。”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吴兑表示。曾经有人开玩笑,说如果真的出现了生化危机,能够生存下来的一定是久经考验的中国人。难道这是真的?个中悲哀和无奈,一言难尽。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是复杂的,有些是不可控因素,但很多其实都是人为造成的,比如焚烧秸秆,比如违规排放有害气体,比如能源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某些重污染企业继续开工。如果人们的环保意识能够提高,如果监管部门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这些人为污染环境的现象原本是可以得到预防的。在治理大气这个事情上,关键靠形成长效机制,关键靠治理力度。有了力度,很多老问题都并非完全无法根治。大气治理依然任重道远,政府应当继续努力,公众和媒体也应当继续监督。我们的目标,不仅是雾霾的毒性下降,更不仅是中国人的耐受能力“世界领先”,而是没有雾霾。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8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