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调节免疫功能应对过敏性鼻炎(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冬季常有寒潮影响,气温不断下降,多暴冷和霜冻。人们在室内活动时间增多,开窗通风换气的次数和时间减少,就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老慢支、肺气肿、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还有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等。其中,过敏性鼻炎最常见,也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补肾益肺治疗鼻炎


  过敏性鼻炎,现在越来越多见。西医的办法无非两个,一个是彻底躲开过敏原,一个是按住免疫系统和过敏原之间的“战争”,前者是脱敏,后者是抗过敏。可惜的是,只有因螨虫引起的过敏,才有脱敏治疗的办法,而且治疗过程需要二三年的时间。

  上海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王丽新博士指出,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鼻炎和免疫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工作比较劳累、本身又是过敏体质的人就很容易患上鼻炎。另外,大气污染、住所附近有刺激的化工和污染品、居住在新装修的房间等也容易引起鼻炎的发生。

  鼻子是上呼吸道的第一个门户,属于中医所说的“肺”的上窍,而作为后天之本的“脾”,是“肺”的后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和肺气都包括西医的免疫系统。因此,脾、肺气虚时,免疫系统这条“防线”就不牢固了,过敏原、病毒细菌就可以趁虚而入,前者引起的就是“过敏性鼻炎”,后者引起的就是各种感冒和上、下呼吸道的感染,这也是为什么过敏的人更容易感冒,感冒之后容易引发和加重“过敏性鼻炎”的原因。

  “对于过敏性鼻炎,中医讲究‘治病求本’,从调整患者体质出发,将治疗的药物和改善体质的药物结合起来使用,从整体论治,从而把患者的免疫功能调理平衡,减少鼻炎的反复发作。从中医角度来说,鼻炎患者多是肺气亏虚,伴有脾肾两虚。首先是肺气亏,早上起来稍微受点风就打喷嚏、流鼻涕、容易出汗等都是肺气亏虚卫外不固的表现;有的患者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容易泄泻、舌淡、有齿痕,这是肺脾亏虚的表现;有的人手脚怕冷、腰酸、后背寒、小便次数多,大多是肾虚的表现。”王丽新博士说。

  在中医角度,肺肾密切相关,‘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部的很多问题,要用补肾的方法来解决,用培补肾阴、肾阳或阴阳双补的方法来改善人体的免疫状态,从而治疗鼻炎、哮喘等肺部疾病。很多病人我们会肺脾肾一起补,患者的身体‘壮’了,西医来讲,免疫功能平衡了,鼻炎状态就会得到较好的控制。”王丽新博士说。


  王丽新博士介绍,补肺的药物包括:党参、黄芪、白术、防风等;健脾的中药可以选择“四君子汤”;补肾的中药有: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精等;针对鼻炎也会用一些辛温开窍的中药:白芷、辛夷、苍耳子、柴胡等。此外,对于有痰湿的患者还要予以化痰祛湿,风热犯肺的要予以清化风热。总之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

  “作为保健来说,冬季在炖汤的时候我们可以放一些党参、黄芪、山药、茯苓、枸杞,即补肺又健脾。黄芪、白术、防风,这三个药组成的简单方子,就是现在可以在药店买到的‘玉屏风散’,就是借黄芪之力建立人体的防御‘屏风’,也能够起到补肺的作用。或者用黄芪10-15克,大枣三五枚,再配上药店或者大型超市就可以买到的‘洗鼻器’。在现在这种天气干冷、过敏高发的季节,每天回家先用‘洗鼻器’洗洗鼻子,清除粘附在鼻腔中的过敏原以及病毒细菌,再用黄芪为主的药物或者药茶,构筑牢固而坚实的防线。”王丽新博士说。

  保护好鼻黏膜

  “鼻炎和哮喘是同一个气道的疾病,很多鼻炎的患者到了一定程度会诱发哮喘。我们有一个年轻女性患者,在松江读大学,自幼有鼻炎、哮喘,长期使用吸入剂和喷鼻剂治疗,她妈妈很重视她的病情,我们用中医给她调理了一年,冬天也同时服用了膏方,目前基本哮喘和鼻炎处于不发的状态。”王丽新博士说。“非常重要的是要早治疗,在鼻炎初期的时候用中药调理一两个月就能够见效。如果是多年的患者,祛病如抽丝,就需要慢慢的调理。”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已经有 1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1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大牛 2016-11-26 21:27
    基本上等于没说!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