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南京大屠殺尚有一人是男兒(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關於南京保衛戰,關於南京大屠殺,有許多細節需要重新了解,比如唐生智,在所有高級將領都不同意守南京的情況下,只有他支持了蔣介石的意見,被火線任命為南京城防司令。比如,在這場戰役中,還有一個人比唐生智更加壯烈,也更加值得尊重。因為,唐生智最後還是走了,只有這個人留了下來,一個人承擔起了六個職位,最後壯烈殉國。本文選自搜狐公眾號“歷史客棧”,作者佚名。


  

  國民政府國防部史政局1948年編著的《抗戰軍人忠烈錄》中的蕭山令照片


  這個人,名叫蕭山令,湖南益陽市人。

  其實,當時的蕭山令只是憲兵副司令,按理說,再怎麼輪也輪不到他來守城,但在那個生死存亡的關頭,所有應該負起責任的人都選擇了逃避,只有蕭山令,這個身材不高的湖南漢子,選擇了堅守。

  除了憲兵副司令的身份,蕭山令還被火線任命為首都警察廳長、南京警備司令、防空司令,後來,南京市的市長馬俊超也跑了,市長的位子也落到了蕭山令的頭上;再後來,唐生智下達撤退命令後也走了,蕭山令又擔負起了渡江總指揮的責任。

  一人身兼六職,聽起來很風光,但實際上卻是無奈之舉,讓人心酸。

  其實,蕭山令不是沒有走的機會,早在日軍尚未破城的時候,他的一個部下,也是他的同鄉好友陳輯川,就來找到他,勸他早點離開,不要做無畏的犧牲。但蕭山令卻說:“受命拱衛首都,防守無方,無以對黨國,殺敵不力,無以對金陵老小,貪生怕死,俯首稱奴,何臉見江東父老?我走了,南京的老百姓怎麼辦?”

  這樣的豪言壯語,其實唐生智也曾說過,但後來形勢所逼也走了。但蕭山令沒有走。


  幾天後,陳輯川再次勸他離開,但蕭山令仍然說:“守土為國是軍人的職責,我應盡忠報國,笑臥沙場,死守南京,我意早決!”

  直到最後撤退的命令下達,唐生智已經走了,蕭山令仍然指揮將士們斷後,讓老百姓先走。部下為了讓他先走,幾次把他抬上筏子,他幾次都跳了下來,繼續回到岸上指揮。

  這次撤退,因命令下達得太倉促,幾十萬人蜂擁到岸邊,造成了極大的混亂,甚至比一場戰爭還要更加復雜,更加困難。而且,日軍也知道了這個消息,派出重兵前來圍剿,數十萬百姓血流成河,宛如人間地獄。


  蕭山令看著這副慘狀,兩眼冒火,率領眾將士跟日軍血戰了足足5個小時,半個長江都被染紅了。然而,在日軍的猛烈炮火下,蕭山令的部下們已傷亡殆盡,自己也身受重傷。

  為了避免被俘,蕭山令朝天磕了三個頭,然後舉起手槍,對准自己的太陽穴,扣動了扳機……

  據當時在場的人回憶,蕭山令自殺殉國後,遺體仍然屹立在滾滾江水中,好久才慢慢倒下。

  戰後,蔣介石親自為他舉行了追悼會,沉痛地說:“抗倭之戰,能與城共存亡者,實以蕭司令為巨擘。”

  蕭山令殉國的消息傳到家鄉後,他的妻子張惠蘭也吐血而死,追隨丈夫而去,家人將她的遺體,與丈夫的衣冠埋在了一起。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29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