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今天我們該如何紀念鄧小平(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沒有思想解放,就不會有現實中的改革開放。同樣地,沒有新一輪的解放思想,就難有新一輪的改革開放。


  2017年2月19日,是當代中國最傑出的領導人鄧小平逝世20周年紀念日。

  


  不管今天有多少人,或在官方組織下,或自發地紀念這位徹底改變中國和13億中國人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我們都依然牢牢記得這個小個子的世界級偉人。

  這一事實本身幫助我們更加深刻地認清一個事實:我們仍然生活在鄧小平的時代。

  這就使得我們今天的紀念由回顧變成了展望:作為他的後繼者,我們如何將這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所開創的偉業推上一個新的更高的層次?

  如何實事求是,如何解放思想

  這要求我們首先回歸鄧小平本身,雖然改革開放已近40年,鄧小平逝世也已20年,但這位世紀偉人所留下的豐厚政治遺產至今非但絲毫沒有過時,而且依然蘊含著巨大的現實意義。

  在我看來,“大膽”和“求實”,是鄧小平政治品格中最鮮明的兩個特點。反映到他的施政上,鄧小平生前說得最多的兩句話——“實事求是、解放思想”——便是他的政治遺產之立足點。

  用官方話語來說,“實事求是、解放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此話一點也不為過。


  當中國百年現代史走到20世紀70年代末時,留給鄧小平的是一個經濟社會瀕臨崩潰、各種矛盾隨時都有可能總爆發的危險的爛攤子。更為棘手的是,鄧小平還繼承了一個被極左路線的條條框框束縛得喘不過氣來的思想和輿論環境。

  但正如我們後來看到的,鄧小平憑借著其超凡的勇氣和智慧,將中國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命運從危機的懸崖邊上挽救回來,並一路走上高歌猛進的正確發展道路。

  

  ▲


  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由左至右)出席十一屆三中全會

  因為現實政治的需要,鄧小平自己也畫了不少框框。

  但將近40年後回頭再看,令我們印象深刻的,不是他所畫下的那些框框,而是他突破前人和自己所畫的一切框框的勇氣和智慧。

  這就是鄧小平的“大膽”、或者說“解放思想”的一面。

  然而,鄧小平“大膽”和“解放思想”絕非不負責任的天馬行空,憑空想像。鄧小平的所有看似冒險的突破,無不建立在對社會現實腳踏實地的了解和深入細致的分析基礎上。這就是鄧小平“求實”或“實事求是”的一面。

  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從來沒有,也絕不會從書本知識或固有的意識形態出發,關在辦公室裡“設計”出一套看似完美無暇的政策方案。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8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