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從春秋到明清 看中國人的性格歷史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自民國開始,關於國民性的討論非常多,如何提高國民性和民族素質,一直以來都有很大的爭論。但很少有人想到今天中國和過去的中國本質上的不同,兩者之間發生了重大的文化斷裂。


  

  文:張宏傑


  

  01

  小說中的中國


  1921年,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到中國旅行,來中國前他有一個想象,中國人應該都像諸葛亮、李白、杜甫、辛棄疾、蘇軾、文天祥那樣,個個光明偉岸、個性分明,講氣節、懂禮貌。但到中國後,芥川龍之介發現他看到的中國人卻像《金瓶梅》中描寫的西門慶、陳敬濟,用他的原話來說“換言之,現代的中國並非詩文中的中國,而是小說中的中國,猥褻、殘酷、貪婪”。寫這句話前,他正看到一個中國男人當眾脫下褲子朝美麗的湖水裡撒尿,現實中國和他在書裡讀到的中國相去甚遠。

  更早的時候,英國海軍上將喬·安森在乾隆初年,曾不顧中國官員的警告率領船隊強行駛入廣州灣,修理船只和進行補給。那是中國社會的鼎盛時期,但他們“花了大價錢買來的雞鴨除了缺斤短兩,肚內填滿沙礫和石塊;買到的豬肉也灌滿了水以增加斤兩”。


  1793年來中國造訪的英國外交團長馬噶爾尼,徹底打破了萊布尼茨、伏爾泰此前對中國的想象。英國人注意到,在暴力統治下,中國人缺乏自尊心,冷漠、自私、麻木。他們的船經過運河時,一伙看熱鬧的人壓翻了小船,許多人掉進河中,英國人要停船救人,中國船員根本不理睬選擇繼續航行。英國人在菲律賓群島、巴達維亞(今雅加達)、檳榔嶼等地方看到的中國人,活潑自然,聰明有創造力,而在自己國土上的中國人,是膽小、冷漠、麻木和殘酷的。他們的記錄說:“中國普通老百姓外表非常拘謹,這是他們長期處在鐵的政權統治之下自然產生出來的。在他們私下生活中,他們也是非常活潑愉快的。但一見了官,就馬上變成另一個人。”

  英國使團成員在他們的報告裡,第一次向世界詳細描述了中國人的國民性格及其起因。我在此引用幾段文字--

  馬嘎爾尼對中國政權的結論廣為人知:“自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中國)至少在過去的一百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成為半野蠻人。”

  巴羅說:“中國朝廷有的是閒暇和精力,按自己的意願來塑造國民……灌輸清心寡欲的思想,摧毀相互的信任,培養人們的冷漠,使他們對自己的鄰居猜忌和懷疑,凡此種種朝廷煞費苦心做出的努力,不能不使人們終止社會交往……(中國人)滿足於在朝廷中沒有任何發言權,他們甚至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是否有任何權力。”“在這樣的國度裡,人人都有可能變成奴隸,人人都有可能因官府中最低級官員的一點頭而挨板子,還要被迫親吻打他的板子、鞭子或類似的玩意……人的尊嚴的概念巧妙地消滅於無形。”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3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3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3 kenliu 2017-02-23 09:53
    “為了避免中國的命運,歐洲付出了一千年野蠻生活的代價。”----呵呵,你們幾曾文明了? 中國自秦始皇之後兩千年是一個僵化的歷史----這正是文明的代價! 從梁啟超到魯迅甚至毛澤東的“文革”,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改造中國人,改造每個中國人的思想。----已經徹底的改造了!而卻不自知。。。可見文明的惰性!
    評論2 紅杉 2017-02-22 11:42
    每個民族都如此。
    評論1 游客 [行.昔.有.篇] 2017-02-22 11:31
    那天朝呢為什麼不說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208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22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