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釣魚島爭端: 火星不是釣魚島 容得下中國和外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熱血院士葉培建最近發話了:“宇宙就是個海洋,月亮就是釣魚島,火星就是黃岩島,我們現在能去我們不去,後人要怪我們。別人去了,別人占下來了,你再想去都去不了。”


  

  他認為探測火星的計劃一直拖到現在,因為匯報不通過。


  “2007年當時我們就想飛火星,因此如果說有比較好的一個規劃,我們國家應該在2010年,最遲在2013年就能奔向火星。”

  並責怪“專家說的話不算數,政府機關說的算數。一百個專家論證的東西不如財政部一個處長說話算數。”

  他還透露,我國或許會在2020年探測火星。探測火星的窗口期十分苛刻,26個月才有一次。他說,我們已經丟失了2013年的窗口,也失去了2015年的窗口,也不可能在2018年探測火星,絕對不能夠再失去2020年的窗口。

  對於葉院士的這席話,網友總結說,這是“國家等的起,科學家等不起”,“科學家說科學家的話幹科學家的事,沒問題”。真的沒問題嗎?中國能不能在2013年就奔向火星,是一個財政部的處長說了算的?航天專家追求事業的進步可以理解,對官僚主義作風進行批判也沒有問題,但探測火星這樣的大工程,只讓政府機關和個別官員背鍋,顯然不合適。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際上已經實施了42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率僅為52%。我國的航天策略整體上求穩為主,科學家不能只怪領導不重視,而要拿出真憑實據說服領導。2011年11月9日,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曾搭乘俄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遺憾的是在飛行過程中出現意外,未能按計劃實現變軌。這恐怕才是領導一次次不通過,最終錯過窗口的主因。


  2014年9月,印度首顆火星探測器“MOM”已經安全進入火星軌道,印度成為亞洲首個擁有火星探測器的國家。為什麼葉院士要說,本來中國“最遲在2013年就能奔向火星”?話裡的意思就是,和印度的比賽,中國本不該輸。可是之前的發射失敗表明,真要在火星探測領域搞大躍進,未必能有好結果。

  印度火星探測器MOM的技術水准,據說相當於美國71年的水手9號,硬件來自多國組裝,更多的是一次技術驗證和學習,其政治意義更大。隨著MOM飛船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印度成為了蘇聯,美國,以及歐洲之後全球第四個成功進行火星探測的國家(組織)。


  當然,中國完全不必氣餒,回顧中國的航天科工事業,從來都面臨著很多困難,最後都在困難中找到了辦法,做出了成績。螢火一號雖然變軌失敗,但其科學探測目標是對火星的空間磁場、電離層和粒子分布變化規律,以及火星大氣離子逃逸率進行探測,功能遠高於印度的衛星。

  中國的火星探測方案不只是發射一個小衛星,而是一次任務裡實現繞、落和行走的“一箭三期”。火箭專家龍樂豪院士認為,我國火星探測的時間比印度晚一些,“但我們後來居上”。他還表示,“總體來說,我們火箭的能力要比印度強”。

  此前,火星探測沒有盡早立項,按照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的說法是測控跟不上。至於這次的計劃拖到2020年,也是因為要一次實現繞、落、巡目標,這在世界上從未一次同時實現過,任務難度非常大。據孫澤洲介紹,這次火星探測任務最核心、最難的地方,就是探測器進入火星大氣後氣動外形和降落傘減速的過程,只有一次機會,必須確保成功。可以說,之前一步一個腳印,就是為了最後的一鳴驚人。

  葉院士一席話中,另一個不合適的地方,是將月亮比作釣魚島,將火星比作黃岩島。月球和火星,就和南極一樣,不屬於任何一國,而釣魚島和黃岩島,是中國不容爭議的領土。

  在南極,已經有28個國家建立53個科學考察站,比起南極,火星很大,宇宙更大,容得下中國和世界各國的科學考察,也容得下人類未來的定居和開發。葉院士說,“別人去了,別人占下來了,你再想去都去不了”,這是不能讓人信服的。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9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