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到中國1天川普就讓這些人抓耳撓腮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自8日下午抵達中國首都北京美國總統川普的中國之行其實才剛剛結束了一天多的行程。

  然而,在過去的這一天多時間裡,川普與中國領導人之間的良性互動,以及川普對於中國最新的一番言論,卻已經讓境外一些人急得抓耳撓腮、直跺腳罵娘呢…


  這其中情緒最激動的,當屬【西方媒體】。

  美國紐約時報》昨天刊登了一篇奧巴馬時期的美國副國務卿撰寫的文章,斥責川普對中國太過友善的做法,正導致美國把全球領導者的身份拱手讓給中國

  當然,除了抨擊川普,這篇毫無任何新意的稿子還用充滿意識形態色彩的描述炒作了一番“中國威脅論”:什麼中國的政府和企業不可信啦,什麼讓中國領導世界會讓“自由民主人權”消失啦等等…

  而像美國華盛頓郵報》這樣的媒體,雖然沒有《紐約時報》如此露骨的“跺腳罵娘”,卻同樣在他們關於川普訪華的報道中流露出了對於川普沒有“對華強硬”的郁悶之情,比如特意強調川普在當上總統前曾經對中國發表過很多“極為強硬”的言論以及中美間存在的 “分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川普來到中國之前,《華盛頓郵報》的一位編輯還曾經撰文預測川普此次訪華一定會對中國說狠話,並宣稱川普已經“回歸”了“共和黨對華強硬”的傳統——可如今一天多過去了,身處中國的川普卻沒有對中國“開炮”。這,可能也是該報目前同樣有點“坐不住了”的原因吧…


  另外,一些其他西方國家的媒體目前也在“絞盡腦汁”想要刺激川普去攻擊中國

  比如英國《衛報》的駐華記者Tom Philips,這兩天就專門報道了一個早已被中國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的“律師”的家屬,還引用了“臭名昭著”的反華媒體“自x由x亞x洲x電x台”的信息,宣稱中國在川普訪華期間還在“打壓人權”。


  但說實話,耿直哥覺得這些西方媒體想讓川普在訪華時就立刻對中國“開噴”的急躁情緒,有些太膚淺和幼稚了。反倒是我們中國輿論很清楚,雖然川普過去一天多時間裡多次發帖感謝中國對他的盛情款待,甚至還把他推特的封面圖換成了一張展現“中美和睦”的圖片,但那其實也只是他的客套話乃至一種談判策略。

  因為作為美國總統的他,終歸還是會為了捍衛美國的利益而與中國在聚光燈的背後展開“激烈”的交鋒。只不過和之前那些美國總統相比,他在利益問題上更加務實,而不會動不動就把“意識形態”這種【既無法幫助美國復蘇,也無法遏制中國崛起】的“虛無玩意兒”掛在嘴邊。

  話說,就在耿直哥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川普剛剛和中國達成了一個2535億美元的大單。但荒誕的是,只想看川普罵中國的西方媒體卻對此事缺乏興趣,甚至反而引用了一個完全不了解任何情況的“前墨西哥駐華大使”的說法,稱這個大單“只是炒冷飯”罷了。

  不過話說回來,西方媒體這種幼稚表現背後,其實還是美國主流政治精英的焦慮感在作祟。畢竟,幾年前當美國國力強盛的時候,他們還可以傲慢地在中國面前揮舞揮舞那根意識形態的大棒,讓自己感覺良好;可如今美國卻政局混亂,社會撕裂,正在喪失他們在中美關系中原本處在的“強勢”地位。然而,這些主流政治精英卻不甘心這樣的結果,所以他們才希望川普可以在訪華時仍然拿出之前他們所有的那種“傲慢與偏見”,好證明美國仍然“不虛”。

  但正如腦子還算清楚的美國“彭博社”在川普訪華之前所分析的那樣,其實美國現在早已失去強勢地位。而且與中國領導人相比,川普自身的政治地位也非常不穩固,這就導致他更得在與中國的交往中采取務實和低調的策略,才能笑著走出中國,進而證明自己。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9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