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我在朝鲜做生意:如同刀口舔血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神秘的国度

  我生活在边陲城市丹东,从小在鸭绿江边长大。这里和朝鲜隔江相望,对岸就是朝鲜平安北道的首府新义州市。鸭绿江最宽的地方不过1000米,站在江畔,对岸的建筑、路上的车辆、行人都看的一清二楚。可毕竟是两个国家,谁也不可以跨到对方的岸上,对岸的朝鲜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鸭绿江的国界是以水为界,不上岸不算越界。船只可以驶近对岸,彼此很友好的打个招呼,仅此而已。小的时候在江边上玩,望着对岸的景色往往会想,对岸山的后面是个什么样子呢?。许多年以来,对岸的朝鲜仍然是个神秘的世界。


  1990年前后,边境贸易蓬勃开展起来。我也加盟了省属的一家外贸公司,在丹东筹备成立了分公司,其任务主要是开展对朝贸易。

  和朝鲜人做生意以后,可以经常出入朝鲜,接触到了他们的政府官员、商贸人员、军人、以及普通百姓。对这个国家从陌生到熟悉,亲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现在把我亲身经历的见闻讲给大家听。

  连接两个国家的是鸭绿江铁桥,铁桥是一座公路和铁路并行的桥,持有边境通行证就可以多次往返两国之间。通常是对方邀请的商社要在朝鲜的海关登记,我们这面的边防通过电话核实后就可以放行。


  开车一分钟就能通过江桥。朝鲜的桥头上有个岗哨。那里有人民军站岗。持枪站岗的士兵穿着土黄色的军服。大概是因为没有太多换洗的衣服,他们的衣服表面上往往很脏。朝鲜规定每个男人到了法定年龄都要服兵役,这些士兵都在20岁上下。通常他们要检查证件,主要是看看证件上的照片和本人是不是一致。一般情况这个岗哨没权利不让汽车通过,但我们都随车带上几条香烟,士兵检查证件的时候,给他两包烟,就会很顺利的放行。

  下了桥就是朝鲜海关和边防联检的大院。有一个三层的小楼,大院的周围有围墙。我们要填报入境单,海关的人员要对车辆和入境人员进行例行检查。海关人员穿灰色制服,带大檐帽。他们要对我们的车进行细致的检查。随车带的物品都要申报。朝鲜的海关人员一般都可以通融。如果你给朝鲜客户带礼品,就要多准备几份送给海关人员,这样才能保证礼品不被扣留。对每个入境的人也要进行检查,通常重点检查看你是不是随身带了手机。朝鲜规定手机是不能携带入境的。他们说如果你们带了手机,看到了我们的军事秘密,一个电话就打到韩国去了,就会泄露我们的秘密。通常我们都是把手机关机,然后藏在车里隐蔽的地方。


  有一次,我忘记把手机藏起来,海关人员检查的时候打开放在车里的公文包,发现手机就给拿走了。我当时急着和朝鲜客户谈判,也就没在意。等下午返回时,找海关人员取手机,答复是已经没收入国库了。我当时正好是和朝鲜国家安全部的一个商社做生意,朝鲜国家安全部的权利很大,相当于我们国家公安部和安全部。商社的人去海关交涉也不行,于是他们把电话打到平壤,让安全部的一个副部长找海关,那个副部长以前和我见过面,他亲自给新义州海关打电话,介绍说我这个人是可靠的,可以把电话还给我,这才把手机拿回来。

  开始几年,通过检查以后,我们就可以驱车到市区里的新义州宾馆,在那里进行业务洽谈。那时候朝鲜方面管理的不是很严,谈判之余还可以开车浏览新义州的市容,逛逛他们的商店,有时候还可以到我们熟悉的华侨家里去吃午饭。

  新义州的建筑大都是50年代建的。因为在朝鲜战争时期,整个朝鲜都成了一片焦土,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被美国的炸弹炸毁。战后中国军队帮助他们恢复建设,建了一些楼房。60年代以后,他们的经济一直不很景气,有限的国力也集中在平壤的建设上,因此新义州的市容几十年没什么改变。

  新义州的街道上车辆很少,陈旧的街道显得很宽,路口也没有红绿灯,主要的路口有交警用指挥棒指挥交通。朝鲜的交警很多是女警察,穿兰色警服,看起来也挺精神的。路上的自行车也很少,大部分人是步行。朝鲜人的穿着一般都很洁净,政府规定不得穿有补丁的衣服上街,因此再穷的人家一个人也要有一套象样衣服出门穿。衣服的质地大都是化纤的,色调以兰色和军服那种黄色为主,一般人都穿胶鞋。你在朝鲜如果看见穿皮鞋的人,那不用问一定是个有身份的人,普通人是没有皮鞋的。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