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資金鏈緊張大規模裁員 小黃車黃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劃重點:

  對戴威和ofo來說,剛剛過去的周末並不輕松。


  6月1日,有消息稱ofo由於資金鏈緊張,總部已經開始大規模裁員,同時高管層變動劇烈,曾任COO的張嚴琪離職,由他帶領的海外事業部業已解散。

  虎嗅向ofo公關部門核實,得到的回復是:虛假消息,(公司運轉)一切正常。

  盡管ofo否認了管理層地震和大規模裁員,但虎嗅還是從ofo、滴滴在職員工等多個獨立信源處,得到了與之完全相反的答案:

  1. 總部大規模裁員屬實,人員優化將會快速完成。

  2. 這次裁員人數是ofo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總部整體裁員比例達到50%,且存在繼續擴大范圍的可能性。

  3. 裁員涉及ofo的全部業務條線,包括業務團隊與職能部門。其中供應鏈團隊80人,此前的既定裁員比例為47%,而虎嗅上周六(6月2日)得到消息,這個比例已經擴大至60%,也就是說供應鏈最終只保留32人。

  4. 管理層劇變。海外市場主管張嚴琪離職,整個海外部門解散。同時離職的高管還包括負責市場公關業務的高級副總裁南楠與主管楊迅。

  確認了“ofo大規模裁員與管理層變動”一事的存在,但ofo官方依然咬定傳言無稽。沒有承認的原因,可能是為了維護昔日獨角獸的形象,也或許是希望維持高估值和資本市場的信心。


  可實際上,ofo資金鏈緊張早有端倪。

  根據財新報道,截止2017年12月,ofo賬面上可供調配的資金僅剩3.5億元。

  今年5月下旬,由於難以靠用戶的單次騎行獲取利潤,ofo開始發動員工售賣車身廣告,以期從B端尋找到大規模變現的路徑。根據刊例顯示,ofo給出的資源數據為“1500萬輛單車、覆蓋2.5億用戶”,而品牌定制車身的廣告價格為每輛2000元/月,開屏廣告價格為100~120元,1000CPM起售。“App開屏都是些沒聽過的公司,你就看出ofo多缺錢了。”接近ofo的人士評價。

  除了賣廣告,另一方面,ofo取消了全國20個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動。目前依然可以使用這一服務的僅為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廈門。除上述城市之外,如果用戶不購買95元的“福利包”,就需要繳納199元押金才可使用ofo。


  “形勢嚴峻,應該是實在沒錢了。”ofo員工張瑋評價道。

  始終未能形成清晰盈利模式的ofo,如果接下來無法快速找到新一輪融資,公司的正常運營將受到影響。在美團全資收購摩拜的情況下,滴滴、阿裡作為目前具備實力馳援ofo的股東,顯然也都有了自己的打算。

  與滴滴交惡

  從讓滴滴成為第一大股東,到毅然與之決裂,ofo僅用了4個月時間。

  盡管ofo官方將滴滴派駐三位高管的離職,定性為“因個人原因的集體休假”,但從虎嗅獲得的信息來看,三位高管是被創始團隊趕出了公司。

  2017年11月的某個周末,空降至ofo的滴滴原高級副總裁付強、滴滴開放平台負責人南山、財務總監Leslie Liu同時發現自己在ofo的內部權限與郵箱被刪除。“戴威就說了一句,你們可以走了。”滴滴員工張帆這樣回憶。

  雙方矛盾的導火索是董事會的“一票否決權”,滴滴志在必得,而戴威始終拒絕出讓。在戴威看來,“不被大公司、股東控制,保持獨立發展”是第一要務,其余的一切業務規劃均要為其讓位。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29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