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为啥说60末至70末出生人三观最正?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作者:孙首席


  春天来了,大妈的身影又活跃起来,“地上趴着大爷,树上开着大妈”之类的照片又现身朋友圈中。

  


  前几天,又有报道说,两位中国大妈在印尼巴厘岛为下游船的先后次序大打出手,引来各国友人惊讶观战。

  见到这类消息,总忍不住想,这些大妈年轻时经历过什么?是怎么过来的?她们出生和发芽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使得她们有了现在这样的造型?

  也是几天前,一个上海职业学校的17岁男孩,因为和母亲吵架,在车行至卢浦大桥引桥处,终于无法忍受心中的委屈和愤懑,纵身一跳,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母亲跪倒在地,捶地嚎哭,让人看了痛心、惋惜。

  

  17岁,应该是2002年出生,改革开放结出硕果的年代,一出生就有可能坐私家车,吃穿不愁,只担心营养过剩,大学都扩招好几轮了,条件好的,考不上国内好大学还能到外国大学避难,有什么好烦恼的?


  这样的年轻人,没有开在树上,却青春早逝于桥下,也让人深思:他们不是大妈,可是,他们分明也和大妈一样地“怎么了”。

  世界最怕的不是但是,而是假如——假如,他们能够像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那样,生活在别的年代,比如,大妈们往年轻赶赶,90后、00后能早点出生,或许他们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至少作为一个群体,他们能表现出另外一种特质。

  不过,这是不可能了。人生可以做出无数个选择,唯一不能选择的是自己的出生,和那个年代。


  大妈们很不幸,很多人错过了高考,失去了读书深造的机会。有些人虽然赶上了,但由于当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没有点过人的硬功夫难以挤进大学校园,因此,早早走上社会成为那代人的主体。

  不要说大学,很多大妈中学也没有好好读,悟性好些的,倒是能写几笔大字,因为经常要往墙上贴,有任务。

  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末代皇帝》中有一个女红卫兵跳忠字舞的场面,给人印象颇深。看着镜头中那一招一式都是狠劲儿的青春女孩,你也许回想,她们后来都哪里去了?

  现在想想,好像去桃园了,去樱花园了,去东京、巴黎购物了,去加勒比海坐邮轮了。装束变了,兜里也有钱了,但是,那股子精神气儿依然还可见当年的神韵。

  忠字舞流行于文革高潮期的1966年至1968年,主要伴舞歌曲为《大海航行靠舵手》等革命歌曲,1969年中共九大后渐渐势微。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已经有 8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8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婿.昔.始.载] 2019-05-10 07:39
    写的多好啊,那个年代的人简单热情,忌恶如仇。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1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