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留守儿童为何互相欺凌?学校成了弱肉强食的丛林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最近,“河北邯郸13岁初一男孩遭3名同学杀害后埋尸”的新闻引发全网关注。笔者最近几年一直在农村调研,一个直观的感受是,在越来越没有温度的乡村,乡校竟成了弱肉强食的丛林。


到底是怎样的社会环境让这3个男孩成为“恶魔”,走上犯罪道路?又是怎样的家庭环境让这位受害男孩长期遭受欺凌但周围人浑然不知?这里的周围人包括孩子的老师、孩子最亲近的爷爷奶奶、孩子的父亲、孩子的“父母官”——村干部们。被害男孩的“周遭”到底发生了什么?

爸爸去哪儿了?打工挣钱和留守陪伴的两难


从法律角度看,除非三位施暴者自己坦白,否则已经难以形成有效证据证明施暴者对受害者生前的欺凌情况。但从恶性欺凌的发生规律来看,受害人在生前应该经常被这三位施暴者“威逼上供”,也许平时家人给的零花钱乃至生活费大概率会被施暴者“分享”。

受害者父亲提供的一个细节可以佐证,他表示此前孩子就曾表示不愿上学,“我们以为孩子贪玩,并没有当回事,后来才知道孩子在学校受到霸凌”。受害人同学提供的细节也能加以证明,受害人曾经向同学写纸条说“自己想死”;有同学曾经多次看到受害人在课间被关(锁)在“劳动小屋”中欺凌、欺负。

然而,大多数自媒体会将此作为“没有做好家长”的例证,进而将这起严重暴力欺凌事件的部分原因归于“家庭”。

事实上,在当下农村,像受害人所处的这类不完整(包括形式上完整实质上不完整和形式与实质均不完整的)家庭越来越多,农村青年家庭易碎化、破碎化在我们的调研中日益凸显。父母其中一方外出或双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家庭比例最高,还有父母离异的家庭,青年父亲或者母亲必须外出务工挣钱才能养活自己和孩子,于是孩子便成为留守儿童

当“旁观者”不断强调父母陪伴的重要性,甚至在“网评”中将舆论压力引向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时,我们是否真的能站在他们的处境同情和同理化思考:作为一个壮劳动力,是外出打工养家更加迫切还是留守在家陪伴更加迫切?

如果是夫妻情感稳定的家庭,尚能通过“陪读妈妈-打工爸爸”的夫妻分工方式陪伴孩子成长,但面对当前农村形式和实质均不完整家庭(单亲家庭、犯罪家庭、吸毒家庭、事实孤儿等)日益普遍的情形,这些爸爸或妈妈与这些孩子还能做出怎样的选择?


如果我们足够了解当前中西部大部分县域乃至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尤其是当地工业、服务业的基本情况,就不会在网络中去质疑“妈妈去哪呢?”“爸爸去哪呢?”他们是没得选择,只能到有务工机会、发得起养活自己和孩子工资的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孩子便只能交给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来照顾。

在自己的孩子多次否认遭遇校园欺凌后,绝大多数忙于生计的父亲或母亲大概率都会把这归因于“初中生的叛逆”“孩子太贪玩”“孩子太沉迷手机游戏”,如此,家长几乎不会同意孩子不去上学,这就是亲子之间信息不对称、权力不对称造成的“二次伤害”:“你今天必须得去上学!”在我看来这,在这个环节中去区分责任(在孩子这里是不讲实话,在家长这里是过于权威)并无实际意义。

这里的深层危机,不是孩子的父母“心大”“粗心”“不负责”等等,而是当今的父母越来越得面对“部分隐形的孩子”,这才是更加普遍的现实。


孩子不愿或不敢把自己在家庭之外的经历告知父母,不论是快乐的体验还是痛苦的经历,他们会藏得很深,如果找不到“指定朋友”倾述,他们一定活得很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扛着,等待自己周遭环境发生巨变,看能否获得喘息的机会。亲子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孩子模糊化,但这种模糊化的孩子在亲子权力不对称的情况下,大多只能继续忍受、服从,将自己陷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看似朋友实则“压迫剥削”的不平等关系

受害人在生前,除了强迫“上供”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的欺凌形式,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此次暴力的伤害程度来看,三位施暴者大概率在受害者生前有“看不顺眼就打一顿”“没事就嘲讽他”等或轻或重的肢体伤害。

看相关报道,是三位施暴者主动约受害者出来玩耍的,受害者当时为什么没有拒绝?如果这次拒绝,下次双方碰面后又将遭遇什么?也许他内心想拒绝,但他不敢拒绝,因为“今天拒绝了,明天可能就成为他们施加伤害的理由”。

也或许,他一直以来在表面上都是跟这三位施暴者玩耍,他们在面上是“朋友”,但一定不是地位平等的真朋友。大家如果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类似的恶性校园霸凌事件,受害方与施暴者之间并非陌生关系,他们常常是“朋友关系”“室友关系”等,就算没有这层关系,他们总在某个空间内有密集的社会交往和接触。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4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3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