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关于中国,一个传播了半个世纪的谎言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世间流传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这些观点初看起来很有道理,很能迷惑一些人;但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这些观点经不起事实的检验。“中国人口太多”就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谬论,常常有人把中国的贫穷落后归咎于“中国人口太多”,说什么“现在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中国人口减少一半,那么人均国民收入就会增加一倍。”


果真如此,在1960年,中国的人口确实仅相当于现在的一半,为什么那时反而饿死了那么多人?在1900年,中国人口只有4亿,是不是那时的中国人就生活得很好?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中国人口太多”这种观点是否符合事实.

首先,从中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来看,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已经是第一人口大国了。十九世纪初,中国人口有4亿,世界人口是12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到了二十世纪初,由于长期战乱,中国人口仍然是4亿左右,而世界人口增长到16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一。


现在中国人口为13亿,而世界人口已达65亿,中国人口只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如果拿中国印度作对比,则中国人口的相对量减少得更快。据人口专家预测,如果按目前中印两国的人口增长率继续下去,不用1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

其次,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是不是太多,不能单从人口总数来看,还要看人口密度。例如,X疆的人口总数虽然比上海还要多,但由于X疆的面积比上海大得多,所以很多人都说上海的人口太多了,而没有人说X疆的人口太多了。

从人口密度来看,中国为135人/平方公里,韩国为470人/平方公里,日本为335人/平方公里,德国为235人/平方公里,英国为245人/平方公里,可见,韩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口密度都比中国大,为什么很少有人说“韩国日本德国英国的人口太多了”?




有人说:“中国西部有很多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然而,日本也有很多火山和地震,而且平原极少。现在假定日本韩国的全部国土都适宜人居住,中国只有一半国土适宜人居住,即使这样算,日本韩国的人口密度还是高于中国

第三,所谓“中国人口太多”这个问题,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来看。比方说,现在中国有13亿人,许多人都说“中国人口太多”。如果中国人口现在只有6亿,相信没有多少人会说“中国人口太多”了。但在1900年,中国人口只有4亿,当时还是有很多人说“中国人口太多”。


事实上,所谓人口是“太多”还是“不多”,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恰恰是那些经济发展缓慢、无法提供充分就业机会的国家觉得人口压力大。而那些经济发展迅速,能够提供充分就业机会,并顺利实现人口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即使初始的人口密度非常高,人均资源拥有非常少,反而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感觉劳动力缺乏,八九十时代的亚洲四小龙就是例子。

有人说:“人口越少就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事实上,许多人口密度高的国家或地区人均收入很高,而很多穷国却人烟稀少。例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同时又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之下,非洲面积302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三倍,人口仅有7.5亿,非洲的人口密度远低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自然资源又极为丰富,然而非洲却是世界上经济最落后的地区!

实际上,一个国家是否富裕,与这个国家的面积大小或人口多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从各国人均GDP排名可以看出:排在前面的既有地广人稀的国家,也有地狭人稠的国家。

有人说:“每年春运期间,中国的火车站总是人山人海,火车上人挤人,人叠人,可见中国的人口是太多了。”然而,为什么你不认为这是由于中国的铁路和火车太少,反而认为是中国的人口太多?中国人均拥有铁路才5.5厘米,不及一支过滤嘴香烟长,在世界上排在100位之后。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3 秒 and 10 DB Queries in 0.0044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