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英国: 柳叶刀主编:英国防疫是国家丑闻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当一切都结束时,英格兰国家医疗服务体系领导层应全体辞职。”


  3月28日,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Richard Horton)发表题为《现实世界:新冠肺炎和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国家丑闻》的评论文章,文中第一句便引用一线医护人员一句对英国医疗系统的大力抨击。

  作者在文中采访到了英国一线医务工作者,披露英国新冠肺炎防疫工作正陷入混乱和绝望,而这一切根源在于国民医疗服务体系的反应迟钝。英国防疫政策此前备受争议,在欧洲各国相继宣布采取隔离等严格举措时,英国政府迟迟未有反应,其首席科学顾问在3月13日更是提出要进行“群体免疫”,遭到包括500名学者在内的各界人士联名反对。


  英国之后改变策略,积极采取行动控制疫情,英政府23日告诫公众自觉居家隔离防疫,保持社交距离。尽管如此,英国疫情持续蔓延,感染人数已超1.7万,首相、王储纷纷中招。

  理查德·霍顿认为,“该计划已经晚了”,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已无法应对即将激增的重症和危重病人。

  

  原文截图

  文章全文如下:

  “当这一切都结束时,英格兰国家医疗服务体系领导层(NHS England board)应该全体辞职。”上周末,一位英国医护人员如此写道。

  (现在)愤怒和沮丧的程度前所未有,2019年爆发的新冠肺炎正是其中根源。与此同时,英国政府的防疫策略——“遏制-延缓-缓解-研究”(Contain–Delay–Mitigate–Research)失败了。

  它的失败,部分原因是在于大臣们没有遵循世卫组织的建议,即“测试,测试,测试”每一个疑似病例。他们不做隔离检疫,也没有追踪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由于不透明,这些公共卫生和传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则被忽视了。

  现在,英国提出了一个新的检疫计划,“抑制-保护-治疗-缓和”(Suppress–Shield–Treat–Palliate)。但该计划在疫情爆发的过程中商定得太晚,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已无法应对即将激增的重症和危重病人。

  我与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工作人员联系,并询问他们的经历。他们传达的信息既令人痛心又令人恐惧:

  “目前对员工来说很可怕。(我们)仍然无法获得个人防护装备(PPE)或病毒检测。”


  “僵化的指挥结构使决策变得不可能。”

  “没有指导方针,一片混乱。”

  “我觉得不安全。我感觉自己得不到保护。”

  “我们实际上是在走一步看一步。”


  “这感觉就像我们在积极地伤害病人。”

  “我们需要保护和预防。”

  “简直就是大屠杀。”

  “人们对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信任继续悲惨地崩塌。”

  “人道主义危机。”

  “忘记封锁吧,我们要崩溃了。”

  “即使是在许多冲突地区担任(医疗)主管时,我们都比(英国)准备得更好。”

  “伦敦的医院已经人满为患。”

  “公众和媒体没有意识到,我们如今生活的这个城市,已经没有一个正常运转的医疗体系。”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已经有 1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1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三.教.宇.十] 2020-04-02 08:24
    别说英国了,加拿大的BC省也是一样。加拿大刚开始时只是几例中国武汉输入的,因为是刚开始中国输入的病毒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再后来是伊朗、英国等西方国家输入的。到后来的本土社区传播,猜想是不是说加拿大的病毒已是第三、四代病毒了,毒性没那么高,就目前BC省大部分感染者都是自愈,而且现在BC的治愈标准是以没症状就当冶愈了,才没有什么无症状感染者之说。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