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烏 獲得更多來自美軍事及人道援助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烏克蘭將獲得更多來自美國的軍事及人道援助 https://t.co/ngXzGmUuxX—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March 7, 2022


  華盛頓

  就在和烏克蘭總統通話一天後,美國國會議員表示將為基輔提供額外的軍事援助。在俄羅斯入侵之下,烏克蘭政府正繼續為了自己的生存而戰。


  來自康涅狄格州的參議員克斯裡·墨菲周日(3月6日)對福克斯新聞表示,國會很快會通過緊急撥款,將“100億美元用於烏克蘭的防衛裝備和救出平民的人道援助”。

  盡管兩黨總體上都強力支持基輔,但在烏克蘭的一個請求上,議員們無法滿足:在該國上空設立禁飛區以威懾俄羅斯的空中攻擊。

  “那意味著第三次世界大戰“,佛羅裡達共和黨參議員馬克·盧比奧周日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本周”節目上說。“我想我們能做很多事來幫助烏克蘭保衛自己…但我想人們需要理解禁飛區可能意味著什麼。”

  另一位參議員,西弗吉尼亞州民主黨議員喬·曼欽則表達出了不那麼嚴格的態度。

  “我不會完全放棄任何選項,“ 他在全國廣播公司NBC的“與媒體見面”節目上說。

  民主黨人墨菲在福克斯新聞上評論說:“如果我是澤連斯基總統的話,我當然會請求設立禁飛區。但問題是,烏克蘭上空的禁飛區是無法存在的。”

  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烏克蘭要求更多戰斗機保持著定期性接觸。

  “是的,我們正積極地談論這件事,我們在審視能如何為波蘭做填補,如果他們選擇把米格戰機和蘇型號戰機派往烏克蘭的話,我們如何能填補這個空缺,“ 人在摩爾多瓦的布林肯在“和媒體見面”上說。

  烏克蘭駐美大使奧克薩娜·馬卡洛娃在周日和福克斯新聞的采訪中再次表示希望美國提供防空武器及其他軍事援助。她說:“我們應該把俄羅斯當作恐怖主義國家對待。”

  澤連斯基表示,俄羅斯正計劃轟炸港口城市敖德薩。周日,他在一份電視播出的聲明中說,如果攻擊發生的話,這“會是一場戰爭罪…一次歷史性的犯罪“。


  澤連斯基的聲明一部分是用俄語說的。他呼吁俄羅斯人在“仍然有可能在沒有無法彌補的損失的情況下戰勝邪惡的時候”,在生命和奴役中做出選擇。

  美國已經“看到了有關攻擊平民的非常可靠的報告,這將構成戰爭罪,”布林肯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國情“節目上說。“我們看到了使用某種武器的非常可靠的報告。”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周日在CNN的采訪中說,必須就俄羅斯是否正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進行調查。

  “普京必須就戰爭罪受到審判。我呼吁我的同事們支持我提出的議案,讓他為犯下的反人類罪行負責,”紐約民主黨眾議員阿德裡亞諾·埃斯波拉特在一條推文中寫道。“歷史將會銘記。”

  “我們的評估是,俄羅斯已經向烏克蘭派遣了他們聚集在邊境的95%的軍力,“ 一名美國高級國防官員周日表示。“到今天為止,我們評估,自入侵以來,俄羅斯發射了大約600枚導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日表示,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進展符合計劃。除非烏克蘭停止戰斗,否則他不會停下來。

  克裡姆林宮的一份聲明稱,在和呼吁停火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電話中,普京表示准備好和烏克蘭及外國伙伴對話, 但任何拖延談判的企圖都會失敗。

  普京發出這番言論之際,疏散被轟炸的港口城市馬裡烏波爾的努力失敗了。這是連續兩天裡的第二次失敗。

  “馬裡烏波爾的人們正在遭受極為悲慘的折磨,開始疏散城市裡20萬人的第二次嘗試今天被迫停止。昨天和今天失敗的嘗試顯示出爭端兩方缺乏詳細和能運作的協議,“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說。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星期天就這場紛爭作出了目前為止最強力的聲明。

  “在烏克蘭,血淚之河正在流淌。這不僅僅是一場軍事行動,而是一場播種死亡、毀滅和苦難的戰爭,”教宗在他對梵蒂岡聖彼得廣場的人群每周一次的講話中說。

  布林肯確認稱,美國和其歐洲伙伴正考慮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

  “我們正在和我們的歐洲伙伴們積極討論,禁止向我們的國家進口俄羅斯石油,當然,同時也維持全球穩定的石油供應,” 布林肯在NBC的“和媒體見面”采訪中說。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4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