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花3.5萬元挨7500針植發植了假鬢角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變強還是變禿,這是個問題"。不知從何時開始,發際線成為衡量年紀和事業成就的標准之一。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有超過2.5億人正飽受脫發的困擾,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發。其中,20-30歲的年輕人占比達57.4%。他們還在網絡上總結出"地中海""發際線後移""禿擊隊"等和脫發有關的熱詞。


  面對"禿"然的意外,很多人選擇了植發,並催生出了市場規模高達數百億的植發新經濟。

  植發已成90後消費新熱點


  正常脫落的頭發都是處於退行期及休止期的毛發,由於進入退行期與新進入生長期的毛發不斷處於動態平衡,故能維持正常數量的頭發。病理性脫發是指頭發異常或過度的脫落,其中遺傳、失眠、精神壓力大等成為都市人脫發的主因。

  "21歲開始,我的發際線越來越靠後。醫生對長期熬夜的我說,熬夜不是‘殺豬刀’是‘剃度刀’。"某大廠工作的90後男孩李雄(化名)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為了追求更好的自己,他在大學時期選擇了植發。

  據他回憶,自己首次植發花費3.5萬元,被扎了7500針,但效果並不理想,"兩邊的鬢角是有了,但很稀松,看上去很奇怪,像個‘假鬢角’"。

  有醫美平台指出,伴隨消費水平的提升和對個性美觀的追求,植發也成為90後的消費新熱點。當"脫發焦慮"成為普遍現象,植發成為整個醫美市場的"新寵"。

  走進電梯,打開社交平台不難發現,植發的廣告可謂鋪天蓋地。在商家的宣傳中,植發過程簡單,風險極低。李雄也如此認為,"基本不會對健康有任何影響,就是美容項目"。

  實際上,2009年12月,衛生部印發的《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明確將毛發移植術列為美容外科一級項目。


  一位從事植發行業多年的醫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植發兼具醫療和消費屬性,但本質上仍是醫療行為。"進行植發前,醫院和機構應該向消費者明確這一點,術前也要進行詳細的檢查,這一點很重要"。

  在實際植發過程中,機構和商家"重效果,輕風險"等不正規的操作,時常讓消費者產生對手術風險的忽略和輕視。"比如像腦囊炎、感染等問題,都是可能會出現的。"該醫生說。同時,他還強調一定要注意術前的檢查。

  李雄說,自己前後一共進行了兩次植發,分別是在全國連鎖的美容機構和一家醫院進行的。在術前檢查環節,醫院會進行抽血等稍微復雜的環節,包括分析脫發原因、身體是否適合手術及過敏等情況。但美容機構就相對簡單,"就是拿顯微鏡一樣的燈,照了照,然後就推薦套餐了"。專家建議,消費者應該先到正規醫院全面檢查後,再介入植發手術等外科手術。


  小發絲,大生意。據了解,目前市場上植發價格不菲。種植一個毛囊的費用在10-20元左右,一般單次推薦的種植單位都以"千"計數,花費輕松破萬元。

  3月24日晚間,中國"植發第一股"雍禾醫療發布了上市以來的首份年報。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實現營收21.69億元,同比增長32.4%;經調整淨利潤為1.81億元,同比增長32.8%;毛利為15.80億元,同比增長29.3%。

  其核心業務板塊植發醫療的營收為15.65億元,毛利率72.7%,接受植發手術的患者人數為58464人,較上年增加15.3%,植發患者的平均消費為26643元。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植發服務市場從2016年的58億元快速增長至2020年的13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3.4%,2021年中國植發服務市場規模169億元,預計2022年將達213億元。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