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上海“全域靜態管理” 如何翻譯?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最近,無症狀感染日均增長皆以數千計(參見新華社)。新冠疫情已進入第三個年頭,奧密克戎正不斷挑戰“動態清零”的底線以及老百姓的忍耐力。


  從一開始,“動態清零”這個詞就令國際傳播工作者犯難,尤其是“動態(dynamic)”二字。今年1月底,林鄭月娥曾笑答記者,對“動態”二字,她也無“權威”解釋。

  去年12月,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這樣解釋“動態清零”:它是指在現在情況下,當出現本土病例的時候,中國所采取的綜合防控措施的一種集成,以快速撲滅疫情。


  一直以來,“動態清零”政策的官方譯法是“dynamic zero-Covid” policy,外媒很早便形象直觀地把它解釋為“whack-a-mole game(打地鼠游戲)”。“地鼠”露頭便打,考驗的是手速。

  

  3月30日,上海宣布采取“全域靜態管理”。這又是一個新鮮表述。

  如何理解“全域靜態管理”。不知道。

  國際傳播工作者似乎也只能先照字面翻譯——“citywide static management”,注意加個引號,以示中國特色。美國財經媒體Bloomberg這樣翻譯+闡釋:

  The city has said it will adopt a strategy of “static management,” a term it didn’t clarify but has been used by officials to mean a strict lockdown in which residents are barred from leaving their homes.

  很多中文概念,就怕翻譯。因為,一旦涉及雙語轉換,就不得不較真,就不得不先把原文“扒個精光”,才好量體裁衣。


  上月中旬,文刀君見到這樣一則新聞標題:《深圳按下“暫停鍵”,全市社區小區封閉式管理,公交、地鐵停運 》。

  在外媒看來,這基本上等於“封城”。英國《經濟學人》3/19日文章中說:

  The city prefers the term “life on pause” to “lockdown”.


  一座城市按下“暫停鍵”,這是隱喻表達。文刀君在前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曾談到隱喻修辭的兩個特點:突出(Highlight) 與 隱藏(Hide)。很顯然,“按下暫停鍵”不如“封城”二字刺眼,“隱藏”了緊迫感。

  新冠疫情走到今天,“新”詞層出不窮,有的內涵十分模糊,直譯成外文,同樣是模糊的。很多時候,一個影響廣泛的提法或概念需要及時給出“權威”且“周全”的解釋,譯者才“有米下鍋”,否則,也只好“揣著糊塗裝明白”。

  牛津大學東方學系教授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在其新書《翻譯的危險:清朝與大英帝國兩位翻譯家的非凡人生》結尾一章指出,21世紀,中國在對外交流中依然面臨一個大難題:

  How to convey these (somewhat confusing) ideas in English remains a serious problem.

  換一句官話:如何讓中國表達、中國概念入耳入腦入心?

  不可否認,翻譯是國傳的基礎工程,基礎一定要打牢。但,把方塊字換成字母不難,難的是“convey”,不是“translate”。這需要上下游合力,而“無能為力”倒是翻譯一環常常面臨的窘境。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4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