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5年后 世界将被疫情变成什么样?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文章来源?科研圈

  我们刚刚送走了新冠疫情下的第三个春天,在很多人眼中它格外漫长。一份来自国际科学家组织的新报告对 5 年后的世界进行了不同情景下的模拟——2027 年我们能否摆脱新冠疫情,取决于全球人口能否建立起有效免疫屏障、全球合作能否顺利开展等一系列科学与社会因素。


  三种命运

  这份报告由旨在联合世界各地科学家和科学机构的非政府组织国际科学理事会(The 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SC)完成,作者是来自公共卫生、病毒学、经济学、行为科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领域的 20 名专家。他们模拟了不同科学和社会条件下,未来 5 年新冠疫情走势和人类命运的三个可能情景。

  如果全球人口的新冠疫苗完全接种率能够超过 80%,那么我们将进入一个极为乐观的未来世界:疫苗的高普及率意味着更少的感染者死亡数、更低的病毒变异风险、更公平的公共卫生资源分配和更紧密的国际合作水平,同时这也会为心理健康、经济增长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助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会就此消失,它将转变成为一种可控病毒,即便在某一时刻导致感染激增,人类社会也依然能够有效应对。


  但报告认为,上述情况不太可能真的发生。根据Our World in Data 和《纽约时报》的统计数据,截至 5 月中旬,全球共有 61% 的人口完全接种了新冠疫苗,但分布极不均衡:北美和亚太地区的完全接种率正向 70% 的大关进发,但大部分非洲国家的数字不足 35%。ISC 的学者们认为,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新的行动,未来 5 年全球疫苗接种率无法提升至 70% 以上,新冠病毒仍会出现季节性暴发,新变体也会持续出现,各国仍需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不断研发新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部分疫苗接种率高的国家或许能够走出大流行的急性期,但那些本就无法获得有效疫苗的国家和地区将会被拖进卫生系统崩溃、粮食安全无法得到保证的更糟糕境地。这会令全球不平等持续加剧,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倒退 10 年。

  这还不是最差的情况。在报告模拟的第三种情景下,全球疫苗接种率低于 60%,低收入国家甚至无法获得第一针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持续升级的国际紧张局势和民粹主义可能会严重阻碍全球合作,疫情仍将失控,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会继续出现严重暴发。


  ISC 专家们表示,报告并非试图预测未来,而是希望找到可以采取的行动来减少疫情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影响。显而易见的是,有效的疫苗部署将是避免我们陷入“悲惨结局”的重要条件。

  一场豪赌

  在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北美,79% 的人口已经接种了至少一剂新冠疫苗,针对目前传染性最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第四针”也处于研发之中,但他们仍然需要面临一场可能决定疫情走向的“豪赌”。美国政府于 5 月初警告称,今年秋季可能会有 1 亿美国人感染新冠病毒,希望借此说服国会批准更多用于新疫苗研发和卫生服务的财政预算。但自疫情暴发以来,新冠病毒层出不穷的变体和子变体令决策者犹豫不决——无论科学家和疫苗制造商选择哪一类变体作为新疫苗的研发依据,都有可能扑空。

  人类并非没有控制传染性病毒的经验,流感疫苗就是证明。几个世纪以来,流感病毒和它的人类宿主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感染-免疫”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共生关系。当人类对某一类流感病毒形成规模性免疫后,病毒就会演化出一个更新的版本来为自己获得生存的空间。于是,去年主导的流感毒株会决定今年的主导毒株,今年的主导毒株又会影响明年的演化方向。这种规律的演化形式被科学家形容为“阶梯式进化”, 世界大部分地区每年都会出现一个固定的流感季,因此这也为疫苗更新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周期。自 1999 年起,世卫组织每年都会根据各成员国报告的流感病例及其下属机构收集的数据,预测下一年的主导流感毒株,疫苗制造商将根据预测名单每年更新一次季节性流感疫苗的主要成分。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0 Seconds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