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清零不动摇?稳经济比防疫更艰巨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继续清零不动摇?新华社评论 稳经济比防疫更艰巨 https://t.co/ka8g2rV0ke pic.twitter.com/hGx5JggxJy—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RFI_Cn) June 21, 2022


  救经济还是继续清零不动摇 ? 前者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代表,后者则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下的命令。新华社『半月谈』发出的最新信号是:稳经济才是最重要的任务。

  作为中共最重要的传声筒之一的新华社,周二在其刊物『半月谈』发表题为『稳经济的根基还不牢固,一揽子政策要一竿子插到底』的评论,文章只字不提“清零”,开头便指“中国经济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时刻”,并称三月以来,因奥米克戎传在多个一线城市传播,影响到生产、投资、消费各个方面,加大经济下行压力。为“实现5.5%的年度增长目标”带来了困难。


  文章不可能明说的是,二月份,奥米克戎变种在中国流行后,由于习近平要求坚决清零不动摇,上海等多地采取严厉的封城政策,四月份,中国经济形势严峻,严酷的清零政策引发党内不满。一些分析认为,政治局常委多数也倾向恢复经济,习近平只好让名义上主管经济的李克强出面“救火”。

  新华社半月谈在这个评论里列举的就是李克强的行动,“面对严峻的内外部挑战,5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包括财政、金融、稳投资促消费等六个方面共33条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在宏观层面有助于保持经济大盘稳定,更在微观层面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特定困难群体,彰显了稳经济政策的力度和强度。”

  评论没有提李克强主持召开的旨在动员救经济的“十万人大会”,五月底,国务院还推出要求防疫不要一刀切的“九不准”措施,旨在让地方不要为了清零不顾经济。新华社评论强调,为“落实中央要求,地方版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也纷纷出炉。”

  但出乎意料的是,6月8日,在四川视察的习近平再次发出“坚决清零不动摇”的指示,让基层莫衷一是。一些观察人士分析,在中共二十大临近之际,习近平不愿意在清零这一被其视为“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抗疫政策上让步,因此,尽管疫情大大减轻,经济形势严峻,习继续要求清零。


  新华社21日发表的这篇评论称,稳经济,“这是一项比疫情防控更为艰巨的任务,必须保持充分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紧迫感。”理由是必须要实现5.5%的年度经济增长,而且习近平4月份在内部也有过这样的要求。

  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同比增长5.5%,超过中国的4.0%,根据华尔街日报4月底的报道,习近平在一次会议上要求中国经济今年的GDP必须超过美国,即,实现官方既定的5.5%的经济增长。


  但是清零政策除了造成巨大的人道代价,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危害,许多经济学家怀疑中国今年的GDP能否达标,而美国『彭博经济』 甚至预测,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跌至历史性的2%。

  半月谈评论称,“稳经济”根基不牢固,各地“把一揽子政策一竿子插到底,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还可结合实际拿出’自选动作‘”,看样子,只要能救经济,什么办法都行。

  评论称,“必须把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作为经济工作应有的底线”,并称:“疫情对中国经济形成严重冲击,客观上给今年实现5.5%的年度增长目标带来困难,但我们不应动摇。”

  继续清零不动摇,还是稳定经济不动摇?习近平会松口吗?美国中国大使伯恩斯日前判断,中国的清零政策会一直延续到明年初,也就是中共二十大之后,习近平完全实现三连任的时候。有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将防疫作为体现制度优势和个人成就的工具,所以他“输不起”。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