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大一變高四,專業分流卷哭大學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兩年的新大學生,恐怕時常懷疑自己讀的不是大學,而是高四。


不僅因為延續了上網課、和同學做網友的“封閉”生活,很多人還要為大一升大二的一場重要考試拼上命。

這場考試,關系到了在專業分流時能否選上心儀的專業。


隨著新高考改革推進,越來越多高校進行大類招生。有些大類下的細分專業繁多,專業分流的結果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大學生未來“吃粥還是吃肉”。

面對專業分流考試成則“計算機”,敗則“土木工程”的壓力,大一新生怎麼能不再“卷”一年?

大類招生,成為主流

大類招生,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了,這個概念和“平行志願”一樣都是報志願的必備常識。

如果你是大學新生,報考的是大類專業,則意味著你進入大學時要先接受通識教育,在完成一到兩年的學習後,才能分流到專業大類下的具體專業。

大類招生的提法其實歷史並不短,早在1978年,教育部就提出“專業劃分不宜過窄”的指導意見 [1]。

但直到2001年,北大啟動“元培計劃”,成為通識教育+寬口徑專業教育的先行者,開啟了中國高校大類招生的潮流 [2]。另一所 Top 2 ——清華大學在2017年宣布“打破院系壁壘,全面推行大類招生、培養和管理改革” [2][3]。

根據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者的研究統計,2014年,“211”“985”高校開展大類招生的比例為64.6% 和74.4%,到了2020年,“雙一流”高校已經有85.8% 實行大類招生。




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今年統招批次將整合原來31個學院的70多個專業方向,在航空航天、信息、理科和文科四個領域下分設12個大類試驗班進行招生,每個大類含7-29個細分方向 [4][5]。

其中的工科試驗班類,培養方向既有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也有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與醫學工程等。

而樣本中的藝術類、政法類高校,則因為專業總量較少、專業設置較專、專業間區分度較大而未開展大類招生。

例如中央音樂學院2022年有作曲、指揮等50個專業招生,就均未設置大類。


不過總體而言,對著一個個不明所以的細分專業名稱填報高考志願的場景或許一去不復返,現在考生需要看的選項大大減縮,但這個改變實際上並沒有讓擇校擇專業變得更輕松。

跨界打包,玩的就是心跳

很多人的認知中,放在一起大類招生的專業“血緣”關系應當比較緊密。比如“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廣播電視”,都放在“新聞傳播學類”下招生。

但也有些專業,被認為是跨界打包。

比如,當下不少高校開設的“試驗班”,就有幾個學院、甚至幾個學科門類的專業被一起打包招生的現象。

我們統計的29所樣本高校中,有5所理工和綜合類院校開設了“工科試驗班”,共有98個不同的細分專業被塞入其中,最多的情況下有21個專業被同時打包。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