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成人教育: 16歲長得太美印在1元紙幣 如今怎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石奶引:16歲時因長得太美出現在1元紙幣上,如今怎樣了?


1977年,第四版人民幣的設計提上日程。人民幣的正面頭像,由畫家侯一民負責。

對侯一民而言,畫頭像不難,難的是,畫誰。


為此,侯一民不得不千裡迢迢,跑到貴州找人。

可要找的這個人,叫什麼,長什麼樣,出發之前,他一概不知。

侯一民只能從千千萬萬張臉中,逐個去發掘。

最終,幸運會降臨到誰的頭上呢?

很榮幸,“大獎”砸中的,是一位美麗的16歲侗族姑娘。

這位姑娘,名叫石奶引。

她的側顏被侯一民畫了下來,印在第四版一元人民幣的正面。

至此,石奶引算是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零距離接觸人民幣”。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她從此就跨上了高質量的生活。


有人說:“人民幣上有石奶引,石奶引卻沒有人民幣。”

的確。

她不僅沒有依靠著這份“大獎”實現暴富,反而每天依然在煙火籠罩的柴米油鹽裡穿梭。直至如今,石奶引61歲,仍舊深居簡出。

那麼石奶引是如何成為人民幣的女主角呢?






石奶引出生在貴州從江縣一個偏遠的農村,家裡赤貧如洗,兄弟姐妹六個早早都承擔起了家務。對他們來說,上學簡直是天方夜譚。石奶引只在學校間或待過幾天,也就識得“石奶引”三個字。

石奶引沒有文化,但她勤勞聰慧,被生活裹挾著往前跑的同時,還想方設法為這個少衣少食的家改變什麼。她拿出家裡那台年久失修的織布機,清理幹淨上面的塵土,幾番搗鼓,織布機竟正常運轉了起來。

這台織布機比石奶引的年齡都大,“老胳膊老腿”都不聽使喚了,可經石奶引的手一拾掇,別說,工作起來竟也不打馬虎眼。石奶引上手一陣揮舞,一匹匹布,竟完整無缺地從裡面吐了出來。

大多女孩都喜歡鮮艷漂亮的顏色,石奶引自然也不例外。剛出爐的布,顏色看起來很是單調,於是,石奶引有個大膽的決定:自己動手染布。

染布可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從調制染料到布匹浸泡,都有嚴格的技術把控,不然,染出來的布,顏色洗洗就掉了。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7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6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