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不再遮掩大规模备战日本宣布大消息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日本防卫大臣:10年内全国建造约130弹药库

亲中共媒体香港01报道:日本国会自3月1日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开始就新年度预算案审议。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2日在会议上宣布,计划在未来10年内在全国建造约130个火药库,用于储存弹药。


滨田称政府目标是2027财年完成建造约70个,之后才兴建其馀的60个,全部最迟在10年内完成。

他谈到2022年12月修订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简称国家安保战略)和《防卫整备计划》并表示:“我们需确保和维持自卫队的持续战斗能力。为此,我们将提高弹药的生产能力,并确保安全与产量相匹配的火药库。”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1日举行的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也谈及日本自卫队以往担任“盾”的角色,将发生转变。

日本放送协会(NHK)1日引述立宪民主党议员杉尾秀哉称,在日美职责分工上,“迄今日本是『盾』、美国是『矛』,但藉由『安保3文书』,这将明显发生转变。为与美国共同应对,日本将承担起迄今未曾当过的『矛』。这样基本的职责分工不是将改变吗”?

岸田文雄对此回应:“今后不再完全依赖美国的打击能力,反击能力的运用方面也将变成日美合作应对”。他也说“直言不讳地说,反击能力旨在守护国民生命免受导弹攻击的『盾』的能力”。


他谈及日本拥有破坏他国境内包括导弹基地的反击能力(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对行使日本反击能力,他称绝对不能发生违反国际法的事。

日本2022年12月通过包括国家安保战略等“安保3文件”,并列明日本拥有“反击能力。


延伸阅读:不再遮遮掩掩!日本将大量增设弹药库,为一场大规模战争做准备

墙内自媒体战忽速递文章:众所周知,作为二战轴心国,日本在战败后军事方面受到了严格限制,尤其在进攻能力方面,长期受到制约。然而,随着和平宪法被接连二三的突破,再加上美国方面的大力支持,日本方面正以所谓“中国威胁论”大力发展军力,而所谓的军事反击能力更是枪口直指中国

据环球网报道,本月2日,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正式宣布,日本将在今后十年内配备大约130个弹药库,今后五年将是重要阶段,日本将全力增设70栋弹药库。事实上,日本去年就已经提出过扩大弹药库的想法,而且是计划要将储备量提升到与美军相当的水准,如果按照这个扩储规模来说,日本是在为一场全面且规模巨大的战争做准备,毫无疑问,这个假想敌就是中国

如果仔细追溯,日本动这个想法的时间点大约是去年7月,当时防卫省对自卫队的弹药储备量进行了一次全面估算,实际结果客观的评价,很难看,简单的说,自卫队的弹药量只能在标准作战条件撑两个月,这还没有考虑潜在对手会不会对弹药库本身动武以及战争规模扩大等因素。因此一旦“台海有事”,日本自卫队除了提供武器以外别无他法,弹药存量根本撑不起自卫队应付高强度战争。

搞这样一次估算,日本想必是嗅到了一些信号。一是日本从俄乌冲突中看到了弹药储备量的重要性。比如在冲突前期,乌军一天内就要打出数百枚“标枪”导弹,短短几十天内,几乎打光了美军这款反坦克导弹的全部库存,而“海马斯”火箭弹和155mm榴弹炮的消耗更是一个惊人数字,乌克兰和西方几乎每天都在为支援的弹药量扯皮,以至于最近欧盟还批准了一项价值十亿美元的军援计划,该计划主要就是为了解决乌军急需的弹药问题。俄罗斯在弹药储备方面暴露的问题就更多了,以至于影响了大局。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已经有 3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3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目.冬.周.书] 2023-03-03 16:48
    赶紧把它家的东西存点将来都是绝版古董。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