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啥情況?中國多家銀行向員工"追薪"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已經拿到手的工資又被公司要回去,這樣的事情你經歷過嗎?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近日,多家銀行向員工反向“討薪”,引起廣泛關注。其中,招商銀行(600036.SH)2022年追索扣回績效薪酬5824萬元,在已披露數據的上市銀行中最高;渤海銀行(09668.HK)2022年追索扣回370人績效薪酬1760萬元。

這一現象緣起於績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銀保監會3月底表示,95%以上銀保機構已制定並實施了績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這也意味著,銀行向員工“討薪”或將成為常態。




銀行反向“討薪”

招商銀行追回5824萬元

招商銀行2022年年報披露,為緩釋各類經營和管理風險,根據監管要求及經營管理需要,建立了薪酬延期支付和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相關機制。2022年,其執行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員工2876人,追索扣回績效薪酬總金額5824萬元。



↑截圖自招商銀行2022年年報

渤海銀行2022年年報顯示,對發生違規違紀、因存在明顯過失或未盡到審慎管理義務,導致職責范圍內風險超常暴露等情形的相關責任人,追索扣回其相應期限內的績效薪酬。2022年,該行追索扣回370人績效薪酬1760萬元,相當於人均被追回4.76萬元。


此外,城農商行中,九江銀行(06190.HK)2022年績效追索扣回總金額163萬元。

除上述三家銀行外,據南都·灣財社記者不完全統計,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上市銀行,均在2022年度報告中披露了績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情況。

實際上,此前已有銀行向高管和員工追索扣回績效薪酬的先例。例如,山西5家城商行合並重組期間,對61名高管和關鍵崗位人員追索扣回績效薪酬3359萬元。


“追薪”或將常態化

95%以上銀保機構已制定相關制度

所謂績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是指金融企業的高管和對風險有直接或重要影響崗位的員工,在自身職責內未能勤勉盡責,發生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造成重大風險損失的,金融企業不僅可以止付未支付的部分或全部薪酬,並且可以對已經發放的績效薪酬予以追回。

績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是金融業薪酬調整的重要內容。這一制度要求銀行保險機構根據風險暴露情況追回不當發放的績效薪酬,強化薪酬與風險承擔的一致性。

近些年來,績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在監管的推動下不斷完善。

2010年,原銀監會印發的《商業銀行穩健薪酬監管指引》首次提及,商業銀行應制定績效薪酬延期追索、扣回規定。2018年,銀保監會印發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人員行為管理指引》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針對高級管理人員及關鍵崗位人員制定與其行為掛鉤的績效薪酬延期追索、扣回制度。2020年的《商業銀行法》(修改意見稿)中,新增“商業銀行應建立與本銀行風險水平相適應的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機制”的規定。2021年,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完善銀行保險機構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的指導意見》,完善了這一制度的更多細節。2022年8月,財政部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通知》,明確金融企業績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也適用於離職和退休人員。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0 秒